史家营废弃矿区入选生态修复典型

日期:2025-10-30 16:48    来源:北京市生态环境局

分享:
字号:        

  近日,在2025中国国际矿业大会上,全国第二批矿区生态修复典型案例对外发布。30个典型案例诠释了矿区生态修复在提升区域生态系统功能、改善人居环境、赋能乡村振兴、促进资源集约利用和带动产业转型等方面的多重价值和显著效益。其中,房山区史家营乡废弃矿区生态修复案例入选。

  生产矿山生态修复是推动矿业绿色高质量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协同的关键举措。此次发布的典型案例包括13个生产矿山,涵盖国有与民营企业,涉及煤炭、铜、磷等多种矿种及露天、地下等多种开采方式。矿业遗迹保护性开发是矿区生态修复从“复绿增效”迈向“文化传承”的转型。典型案例首次纳入3个具有代表性的矿业遗迹保护性开发案例。

  典型案例包括14个废弃矿区,涵盖中部丘陵、南方酸性矿区、高寒高原等区域,涉及采煤沉陷区、金属矿、采石场等不同废弃矿区类型。其中,房山区史家营乡曹家坊矿区位于北京地区西南部、中国房山世界地质公园拓展区。该地区有千年采煤史,高峰时矿井近600处。史家营乡于2005年开始大规模关闭煤矿,到2010年5月全乡共142座煤矿全部关闭。为恢复生态原貌,自2010年起,史家营乡对曹家坊矿区开展生态修复,并引入市场主体发展生态旅游产业。

相关推荐

图集推荐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首都之窗”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

已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