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29日,2025金融街论坛年会举办金融街之声——“金融街发布”成果专场发布活动。图为机构落地与重大合作签约环节。(方非 摄)
监管政策发布解读、研究成果发布展示、机构设立与重大合作签约……10月29日,2025金融街论坛年会举行金融街之声——“金融街发布”专场活动。作为国家金融管理中心,当日北京发布多项重量级政策,加快构建充满活力的金融体系,全力打造金融发展高地。
建设创业投资股权投资首选地
当日,市委金融办联合相关单位推出两项新政策,引发各方关注。其中,《北京市关于促进创业投资和股权投资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的核心目标是,一方面要壮大长期资本、耐心资本,破解“短期逐利”难题,另一方面要促进“科技-产业-金融”三者的高水平循环。
据了解,构建“募投管退”新生态,成为此次政策的一项重点任务。比如“募”,要拓宽包括社保、企业年金、保险在内的资金来源;“投”,将通过跨境平行基金等扩大双向开放;“管”,要优化中介服务和数据赋能;“退”,将深化份额转让试点。
“这些系统性举措,旨在将北京建设成为创业投资和股权投资的首选地和集聚地。”市委金融办副主任、市地方金融管理局副局长潘琍表示,从旗帜鲜明地倡导“长期资本、耐心资本”,到系统性地畅通“退出渠道”,再到创新性地运用“数据赋能”,都是此次政策的亮点。
并购重组是资本市场的重要工具,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另一项《北京市关于助力并购重组促进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19条措施,聚焦首都功能定位靶向发力,将引导更多资源要素向新质生产力方向聚集,通过并购重组加大产业整合力度。
并购重组要坚持市场主导,充分调动经营主体的积极性。当日,北京上市公司协会牵头北京股权交易中心、中关村科技创业金融服务集团等,发起设立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与发展服务平台。该服务平台将提供信息发布、培训辅导、路演推荐、交易撮合、专业管理等一站式服务。
健全机制促“长钱长投”
中长期资金是资本市场重要的专业投资力量,也是维护市场平稳健康运行的“压舱石”“稳定器”。如何吸引中长期资金入市?北京证监局等六部门当日发布《北京市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实施意见》,提出一系列新举措。
北京证监局一级巡视员吴智伟介绍,在优化市场生态方面,实施意见将推动建立健全商业保险资金等中长期资金的三年以上长周期考核机制,推动树立长期业绩导向。
“各类中长期资金的考核周期逐渐拉长。”她表示,目前,在京公募基金已基本建立三年以上长周期考核制度。北京市职业年金基金、企业年金已设置长期考核指标,在京国有商业保险公司正逐步建立三年以上长周期考核机制。
实施意见还提出,大力发展权益类公募基金,支持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稳健发展。引导基金公司从规模导向向投资者回报导向转变,努力为投资者创造长期稳定收益,持续提高权益类基金规模和占比。
前期,中长期资金入市在京落实开局良好,各类中长期资金入市力度不断显效。据了解,公募基金方面,截至9月底,北京辖区基金公司管理权益类基金1090只,规模1.94万亿元,权益类产品数量同比增长19.0%,规模增长25.56%。
公募基金费率改革也取得实效。北京证监局透露,目前在京公募基金已完成838只主动权益类基金产品费率调降,销售费率改革也已正式落地,预计每年合计可为投资者节约100亿元的费用。
中国(北京)证券期货仲裁中心揭牌
机构揭牌、筹备组启动、项目签约,也在金融街发布现场上演。当日,中国(北京)证券期货仲裁中心入驻金融街并现场揭牌。该中心是完善专业纠纷解决机制的重要举措,标志着北京在构建证券期货专业领域争议解决体系、提升资本市场法治化水平方面迈出关键一步。
中邮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简称“中邮投资”)筹备组启动仪式也在现场举行。市地方金融管理局、西城区向中邮投资送上市、区服务包。就在几天前,邮储银行刚刚收到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批复,同意筹建中邮投资。
据了解,中邮投资的批复筹建,标志着国有六大行全面实现AIC(金融资产投资公司)牌照布局。除工银投资、交银投资外,其他四大行的金融资产投资公司均在京注册。
据了解,北京积极响应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关于扩大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股权投资试点,充分发挥金融资产投资公司在创业投资、股权投资、企业重组等方面的专业优势,将为培育新质生产力、塑造发展新动能提供有力支撑。(孙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