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秋十月,北京迎来浓墨重彩的最美时节。近日,首都文明办联合北京市委网信办、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北京市志愿服务联合会,在北京天坛公园举办“V蓝北京”大V行——中轴绿色文化之旅活动。
网络达人带领绿色生活好市民代表走进中轴线上的城市绿肺,探寻天坛历史文脉的传承印记,观赏古柏苍翠的生命奇迹,领略古人非凡的低碳智慧,体悟生态保护的深远影响,推动绿色低碳环保理念深入人心,让文明健康生活方式融入百姓日常。
作为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坛庙建筑群,天坛不仅是千年古都文化的重要载体,更以“天人合一”的建造理念,流传着古往今来尊重自然、守护生态的智慧结晶。
秋日暖阳透过枝叶,洒下斑驳光影。一行人伴着绘声绘色的讲解,漫步在3562株参天古树撑起的天然氧吧内,以双臂环抱古树丈量树干周长,学习估算树龄方法;用指尖轻触树干纹理,感知古木用生命守护生态的神奇力量。
穿梭在30余棵树龄超三百年的明清槐、柏之间,于名木繁茂中感受历史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当谈及古树凭借枝干苍劲、树冠如伞的特质,可发挥固碳释氧、调节微气候、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作用时,众人纷纷赞叹这份跨越百年的生态妙招。
步入天坛公园科普园的宿根观赏区,木香薷、佩兰、松果菊等多年生植物缤纷绽放,或高挑挺拔,或低矮丛生。
“宿根花卉观赏期长、根系发达、适应性强,不仅能涵养水土、改善环境,更大幅减少种子肥料、生产运输、人工培育等资源消耗,有效降低碳排放。”听闻亮眼花植背后的低碳价值,大家时而驻足细观,时而拍照记录,在花香中分享绿色生活心得,“家里养花也能借鉴这种降碳思路。”
作为科普园最热闹的地方,观鸟区内跳跃觅食的白头鹎、清脆鸣叫的灰喜鹊十分引人瞩目,大家安静有序地观鸟,在游客中带头不喧哗、不投喂,号召更多人将文明观鸟、绿色游园理念转化为可感可知的行动自觉。
通过中轴线文化的一次现地教学,引领市民代表在寻迹历史脉络的同时,深刻领会生态保护的重要意义,凝聚参与首都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共识。据悉,接下来,“V蓝北京”主题宣传活动将继续推出特色内容,倡导社会各界行动起来,为守护“北京蓝”、共建美丽家园注入澎湃动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