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天朗气清,京西房山108新线高速公路施工现场,处处洋溢着“大干快上”的火热气息。 (潘之望 摄)
2025年三季度,市重点工程项目围绕年度目标任务,抢抓建设黄金期,全力推动建设提速增效。9月,北京工业大学新校区、北京第一实验中学、通州区山姆会员店项目等新开项目实现开工建设,良乡大学城清华附中高中部等在建项目继续保持良好态势,按计划完成建设任务,为经济平稳运行提供坚实支撑。
北京工业大学新校区落子房山
房山区良乡大学城拓展东区,北京工业大学在此迎来新校区。近日,新校区一期开工建设。该项目总投资约71.5亿元,建设规模约83.1万平方米,包括教室、实验实习用房、图书馆、办公用房、学生宿舍、食堂等。
“项目对于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优化全市高等教育资源布局、积极应对高等教育入学人口高峰、服务北京高等教育提质扩容具有重要意义。”市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说。
同样位于良乡大学城的北京工商大学学生宿舍项目也已经启动建设。据悉,项目总建筑面积约6.5万平方米,建成后提供床位5112个,优化高等教育布局,改善办学保障条件。
此外,良乡大学城清华附中高中部完成主体结构封顶,项目总投资约4.5亿元,建设规模约6.4万平方米,将新建48班高中,新增学位2160个,助力当地引入高品质教育资源,补足学位缺口,提升良乡高教园区的整体发展水平,吸引高素质人才入住大学城。
通州山姆会员店启动建设
城市东部,北京第一实验中学近期在通州区宋庄镇开工建设。该项目建设规模约10.8万平方米,建设内容包括66个教学班,建成后新增学位2970个。这座中学建成后将完善城市副中心城市公共服务功能,提升区域高中学段学位保障能力和基础教育水平。
同样布局在宋庄的通州区山姆会员店也已实现开工建设。规划显示,位于通州的这家山姆会员店建设规模约5.6万平方米,建设商业设施和附属配套设施的同时还会配套周边道路。
“这将补齐通州北部区域基础设施薄弱环节,提高区域承载能力,提升生活服务配套品质,优化商业消费空间与创新消费模式。”相关负责人说,项目建成后能够更好为疏解非首都功能提供保障,带动周边区域产业升级和消费升级。
产业方面,9月,高压高效柱塞泵及其智能控制系统研发与产业化项目实现开工建设,推动大型设备智能化改造;北京南宫有机质综合利用中心也实现开工建设,将推进绿色产业发展。
城市副中心路网再添快速路
最近,不少前期建设的项目也进入收获期。位于经开区的太保家园·北京国际颐养中心总投资约13.3亿元,建设规模约6万平方米,包含护理中心、自理中心,已于近期通过竣工联合验收。项目将为经开区及周边地区的老年人提供自理、护理、康复一体化的“一站式”服务。
城市副中心路网中添了一条城市快速路。前不久,全长约6公里的通马路改扩建工程完工。改扩建后,通马路变成主路双向六车道,辅路双向四车道,建成后可缓解东六环交通压力,进一步提升城市副中心路网整体运行效率,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交通出行条件。
按照相关规划,北京鲜活农产品流通中心将通过高架专用路与通马路相连,外部还会接入京哈高速等高速路网,可实现农产品运输车辆快进快出,提升流通中心服务保障能力。
此外,这条路北接九棵树西路,南连科创路,共同构成了城市副中心与亦庄新城的重要交通通道。沿线还分布有通州文化旅游区、台湖演艺小镇、台湖高端总部基地等多个重点功能区,建成后将方便各功能区交通出行。
相关负责人说,下一步,本市将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推进重点工程建设,确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同时,提前谋划2026年重点项目,推动项目建设接续发展,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拓展新空间。(曹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