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智北京创新中心外景。
数智北京创新中心内部充满科技感。
城市副中心运河商务区核心,数智北京创新中心10月17日正式投入运行。当天下午,该中心正式揭牌,成为社会企业等创新主体重要的公共数据获取平台。
数智北京创新中心主要开展数据创新、概念验证、评测验证、展示推广、创新孵化等五大核心业务,通过数据竞赛、联合实验室、场景需求发布等形式,提供公共数据、基础安全可靠环境和保障服务,助力创新主体开展公共数据价值挖掘、数据融合产品开发、数据应用场景扩展、数据技术创新等业务。
七个实验室融合多方数据
10月17日下午,记者来到正式投用的数智北京创新中心,该中心由创新工场、中央绿地、展示中心三个区域组成。由北京锻压机床厂改造而来的数智北京创新中心,还保留着老厂房标志性的红砖特色,加上科技感满满的内饰装修,彰显着“人文与科技交融”的独特底色。崭新的工位上,已有不少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入驻并忙碌着。
走进数智北京创新中心二层创新工场,信令实验室内大屏显示着重点商圈客流分析等数据,该数据由移动、联通、电信等公司共同运营。工作人员介绍,这些数据用于实验室人员访问辅助决策,支撑城市全域人流量分析以及智能交通规划等应用。相关政府部门结合实际应用场景,协调所需的公共数据及行业数据资源,引导数据、算法、应用等相关参与方开展创新应用。
“我们有数据,高校实验人员有技术,企业有实践经验,在数智北京创新中心,可以实现多方融合,促进行业发展。”移动公司工作人员表示。
据介绍,数智北京创新中心数据开发利用不仅限于政府自己的公共数据,还需要与社会数据进行深度融合。该中心联合实验室是同拥有数据和工具的社会单位共同搭建的数据共创空间。目前,包括信令联合实验室、空间图联合实验室、灾害模拟联合实验室、政策推演实验室、首都数智治理实验室、会展消费数据实验室及数智教育新域创新实验室在内的七个实验室已正式发布,进一步拓展了创新中心的生态覆盖与实战能力。
五大业务覆盖创新全周期
在数智北京创新中心的五大核心业务中,“数据创新”主要支持公共数据和社会数据融合创新,该中心按照“先创新、再授权”理念提供免费或低成本的公共数据使用,让市场等相关主体在可信环境下进行数据融合创新。
“概念验证”主要支持场景需求开放,实现基于城市真实场景、真实数据开展应用场景验证和技术能力验证,助力企业快速匹配创新需求,实现“低成本试错、高效率创新”。
“评测验证”主要依据预定目标和标准,提供基础验证环境与智慧城市共性基础设施,支持第三方评测,构建合规防线,主要开展政府信息化项目符合性测试、政务大模型评测、感知算法评测等业务,推动项目早落地、早服务。
“展示推广”主要支持创新成果、创新能力的展示和需求对接,通过展览展示、活动组织等,全方位呈现产品和服务,精准对接政企需求,促进业务拓展与合作,实现“一地创新,多处复用”。
“创新孵化”主要培育创新种子、促进企业落地,提供工商注册、税务咨询、知识产权保护、融资对接等一站式服务和园区政策、人才、场地的支持,助力企业降本增效、控风险、促发展,促进产业集聚。“我们以共创伙伴模式整合市区两级资源,推动创新成果快速转化为实际生产力,优化区域产业结构。”中关村通州园管委会主任高炳仰介绍。
招募共创伙伴共建数智新生态
数智北京创新中心正式运行之际,也同步启动了“数智北京创新中心共创伙伴招募”。该中心充分整合市区两级资源与社会力量,形成了包括数据资源、“实景实数”城市实验沙盘、需求清单、网络资源、共性组件工具、数据安全融合环境等6类独享资源,以及云算资源、创新场地、展示空间等3类通用资源,为生态伙伴提供全方位支持。
北京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副局长彭雪海介绍,北京市汇聚了众多高校、科研院所和顶尖企业,再加上全市统一建好的智慧城市数字底座和海量的公共数据,创新资源雄厚。数智北京创新中心构建了公共数据可信融合渠道,将为北京市智慧城市和数据要素市场建设注入新动能。这也标志着北京在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与城市数智化转型领域迈出重要一步,为公共数据开发利用与智慧城市场景创新提供了“北京样板”。(胡子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