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北京仲裁委员会/北京国际仲裁院(以下称“北仲”)率先启动仲裁办案系统的研发工作,成为国内最早探索仲裁信息化建设的仲裁机构之一。三十年来,北仲始终坚持独立、公正、专业、高效、卓越的发展理念,坚持创新引领,持续推进科技与仲裁业务的深度融合。
2025年9月28日,在北仲成立三十周年之际,“三端一体”智慧仲裁平台全新升级上线,以“当事人、仲裁员、仲裁机构”三端协同为核心,全面实现立案、组庭、开庭、结案全流程协同化、无纸化、智能化,标志着北仲仲裁服务迈入数字化新阶段。
全用户一体化 打造协同仲裁新体验
北仲聚焦当事人、仲裁员与办案秘书三大核心用户群体,打通立案、组庭、结案等全部环节的数据壁垒,构建“全用户、全流程、全要素”一体化在线仲裁服务体系。
当事人无论身处何地,只需一部手机或电脑,即可完成立案申请、材料提交、文书查阅、在线开庭等全部流程,真正实现“足不出户办仲裁”。
仲裁员告别厚重卷宗,通过平台可实时查阅电子案卷、在线核阅文书、参与庭审,大幅提升办案效率。
办案秘书统一案件管理,减少重复操作,专注服务提升。
全流程无纸化 践行绿色仲裁新理念
北仲积极响应国家“双碳”战略,全面推行全流程无纸化办案,从源头减少纸质材料使用,推动仲裁服务绿色转型。
电子卷宗“一键归集”
当事人通过平台提交各类材料后,系统可自动生成标准化电子卷宗,无需再邮寄纸质文件。电子卷宗依托强大的OCR识别与大语言模型技术,可对不同材料进行自动识别分类后进入对应的材料目录,系统还可将材料入卷信息自动推送给办案秘书与仲裁员。
电子送达“多渠道触达”
仲裁文书可通过在线仲裁平台、短信、邮箱等多渠道同步送达,方便当事人随时随地接收并查阅仲裁文件。
智能开庭“随时随地”
全新升级的智慧仲裁平台深度集成在线庭审系统,支持通过微信小程序、APP、PC客户端多端接入参与庭审。庭审时可通过人脸识别进行身份核验,还提供证据材料同步展示、开庭语音实时转写、电子笔录在线签署等功能。
全方位智能化 AI赋能仲裁提质增效
北仲深度融合人工智能技术打造“智能辅助+人工主导”的新型仲裁模式,辅助提升仲裁质效。
程序文书“秒级生成”
平台内置多种标准化文书模板,如受理通知、答辩通知等,系统可根据案件信息自动生成完整文书,准确率达100%,大幅减轻秘书事务性负担。
裁决书“智能辅助撰写”
裁决书等结案文书编写消耗大量的精力,通过平台提供的“左看右写”智能辅助,可实现左侧查看复用卷宗信息、右侧写文书,还可以在线对文书进行批注、修改、定稿,实现高效协同。
基于生成式AI技术,平台辅助填充“案件事实”“仲裁请求”等固定段落、智能推荐关联案件供撰写者参考;通过提供智能化纠错和排版服务,可自动进行字词语法错误、业务逻辑检查,实现“一键纠错”“一键排版”,全面提升文书质量。
政策护航 未来可期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支持在线仲裁并进行了明确的效力规定。北仲此次平台升级,正是对法律变革的积极响应与实践创新。
未来,北仲将持续深化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等技术应用,拓展跨境仲裁、多语种AI翻译、智能风险预警等功能,致力于为全球当事人提供更便捷、更高效、更可信的在线仲裁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