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人形机器人、脑机接口等未来产业项目纳入征集范围 2026年市重点工程启动征集

日期:2025-10-10 08:23    来源:北京日报

分享:
字号:        

  市发展改革委、市住房城乡建设委近日联合发布通知,启动2026年市重点工程征集。人形机器人、脑机接口等未来产业项目也被纳入征集范围。

  近年来,本市每年都要实施300项市重点工程,聚焦科技创新及现代化产业、基础设施以及民生改善,全力推动一大批重点项目落地。市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介绍,2026年市重点工程征集,是为了充分发挥市重点工程对全市投资平稳运行和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作用,支撑“十五五”开好局、起好步,按照早谋划、早安排、早实施的工作思路,推进重点工程建设,做好重大项目储备。

  通知明确,申报项目应聚焦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及全市重点工作,紧紧围绕“四个中心”功能定位,落实“两重”建设重点任务,切实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引领新时代首都发展、回应人民关切,具备创新性、引领性、示范性,对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实现首都高质量发展具有关键支撑作用。

  项目申报重点涵盖科技创新及现代化产业项目、基础设施项目、民生改善项目以及其他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涉及的重大项目。

  其中,科技创新及现代化产业项目主要包括:大科学装置及研究平台、国家实验室等重大科技设施平台项目,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技术、医药健康、智能网联汽车、绿色先进能源与低碳环保、空天技术、集成电路、智能装备与系统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人形机器人、6G、量子、脑机接口、合成生物等未来产业项目,重大设备购置更新项目,产业集聚区、“两业融合”示范区等重点科技创新产业园区建设项目,检验检测设施、共性技术研发平台、高等级孵化器等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国际交往中心功能建设重大项目,金融业、信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商务服务业等现代服务业项目,文旅融合发展项目,农业现代化项目。

  基础设施项目主要包括:机场,铁路、市郊铁路、轨道交通,公路、城市道路,站城一体化交通枢纽,公交场站、停车设施、综合管廊等交通基础设施配套项目,能源、固液态废物处理、地下管网改造提升等城市运行保障设施项目,水务工程,“双智”城市建设项目,智慧物流等新型基础设施项目。

  民生改善项目主要包括:保障性住房、人才社区,教育、医疗、养老、托育、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家园中心等社区综合服务项目,重大消费设施,花园城市建设项目,城市应急保障设施,核心区平房(院落)申请式退租、老旧小区整治改造、危旧楼房和简易楼改造、低效产业园区更新、老旧楼宇与传统商圈改造升级、区域综合性更新项目、城市公共空间改造提升等城市更新项目,“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项目。(曹政)

相关推荐

图集推荐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首都之窗”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

已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