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从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了解到,近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正式委托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负责对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等八省、市、自治区,开展部分经营者集中简易案件反垄断审查工作。
推出“线上预签+线下面签”模式
作为全国首批试点单位,2022年以来,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共收到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委托案件274件,涉及农业、食品、汽车、医药、化工、钢铁、传统能源、新能源、房地产、金融、物流、旅游等行业领域,交易金额超7800亿元,以高质量审查服务降低企业交易成本,持续激发经营主体活力。此次正式委托后,企业并购有了“北京通道”:达到法定申报门槛的相关企业履行申报义务后,反垄断审查将更加高效。同时,北京将发挥首都辐射力,带动区域协同提升监管能力,以“首善标准”为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注入强劲动能。
经营者集中审查,即企业通过合并、股权收购、资产收购等方式,取得对其他经营者控制权并达申报门槛的审查业务。三年试点过程中,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聚焦经营者集中审查,形成可复制推广的“北京经验”。例如,同步出台审批管理、保密规范、公示程序等四项配套规则,推动审查标准化水平走在全国前列。创新推出“线上预签+线下面签”模式,优化内部审批流程,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工作要求基础上,进一步将案件平均受理时间压缩至14.89天、审结时间缩短至16.23天,居试点省市前列。
此外,在北京市企业服务e窗通平台增设反垄断风险提示功能,并延伸至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对年营业额超8亿元的企业定向推送精准弹窗提醒,帮助企业提前识别潜在合规风险。同时,深入中华老字号、千亿级国企、民营企业等30余家京内外代表性企业开展调研,提供定制化申报辅导。
依托首都资源发挥辐射作用
北京在强化自身审查能力的同时,还主动发挥首都辐射作用,带动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等省、市、自治区监管能力协同升级。三年来,通过举办八省、市、自治区审查业务专题培训,首次实现审查经验与资源的跨区域共享,并将培训范围延伸至基层市场监管所,快速补强基层执法人员专业能力;搭建信息共享机制,及时通报简易案件审查进展,动态完善重点企业名录,推动区域内审查标准统一。同时,通过联学共建、数据共享,提供业务支持,会商协调解决委托区域内重点企业并购中的争议焦点和疑难问题,显著提升经营主体满意度,助力区域经济健康发展。
依托前期试点的经验积累,北京目前已组建专业审查团队,企业无需担忧政策变动和人员调整,可长期依托北京开展合规申报。北京将持续聚焦央企总部、跨国企业中国区总部及科创企业特点,动态优化申报服务流程,形成长效精准服务机制;建立“一对一”专业化申报指引的常态化服务模式,持续提升沟通效率;拓展合规服务的覆盖范围,助力不同规模、行业主体长期提升反垄断合规能力。未来,将不断深化八省、市、自治区反垄断审查协同机制,持续推动审查业务合作,共同推进审查能力提升。针对跨区域并购问题,联合开展专题研判,共享区域专家资源,形成长期有效的标准化解决方案库。(张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