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在《我和我的祖国》的深情弦乐中拉开帷幕。
8月26日上午,“胜利号角的回响”红色故事巡回宣讲活动在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举行。此次活动由中央宣传部宣传教育局、文化和旅游部资源开发司、国家文物局革命文物司共同主办,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北京市文物局联合承办。活动旨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要讲好抗战故事,把伟大抗战精神一代代传下去”的重要指示精神,充分运用第五届红色故事讲解员大赛成果,让红色故事传播走向基层、走进群众。近500名北京市各界群众代表到场聆听,共同追寻抗战记忆,汲取奋进力量。
活动在《我和我的祖国》的深情弦乐中拉开帷幕。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讲解员高姗首先带来《铁血少年营》的故事。她通过情景再现的方式,生动呈现了东北抗联年轻战士在日寇弹雨中宁死不屈、英勇冲锋的事迹。延安西北局革命旧址管理处讲解员蔡妤以《红色电波中的胜利回响》为题,回顾了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在艰苦环境中诞生并发挥重要作用的历程,彰显了党的声音在烽火岁月中的凝聚力和引领力。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讲解员李婧宣讲的《脊梁》,讲述了民生公司创始人卢作孚在民族危亡时刻,指挥千名船员、万名纤夫用生命保存中国工业命脉的壮举。
四平战役纪念馆讲解员王璐在《将军的口琴》中,深情讲述了抗日英雄杨靖宇在极端困苦中凭借口琴鼓舞士气、坚守信仰的事迹。刘少奇同志纪念馆讲解员韩琦通过《“展儿”的青春抉择》,再现了杨开慧侄女杨展为信仰毅然投身革命、不畏牺牲的青春选择。西柏坡纪念馆讲解员陈双以《我们都是王家川》,动情追忆了抗日英雄王家川在细腰涧血战中以一敌八、壮烈牺牲的英勇事迹。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的小讲解员吴艾宸分享了自己跟随母亲在馆内担任志愿讲解员的经历。舞台上,吴艾宸通过真挚的讲述,再现了王二小原型闫富华等少年英雄的感人事迹。“爱国不分年龄,少年也是英雄。勇气与胆识穿越时空,少年的故事仍在续写……”她的话语深深打动了全场观众。
由杨艳喆、李洋、王金金、张董共同表演的诗朗诵《为了正义与和平》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诗中讲述了1978年阜成门白塔修复过程中发现的一份珍贵手稿——普通市民罗德俊在民国二十六年写下的148字抗战见证,字里行间流露出“国家兴亡难以断定”时的忧国之心与悲愤之情。朗诵者以“把枪口打结”“铸长剑为犁”等生动意象,表达了对和平的珍视和对正义的坚守,同时铭记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付出的巨大牺牲。最后,朗诵者以铿锵有力的“我们保卫卢沟桥、我们保卫黄河、我们保卫全中国”的誓言,表达了新时代传承人“强国有我、捍卫正义、守护和平”的坚定决心,引来全场热烈掌声。
活动尾声,北京京剧院表演了新编现代京剧《野火春风斗古城》选段。该剧以京剧独特的唱念做打塑造英雄群像,再现华北古城地下斗争的壮烈史诗。最后,全场起立高唱《歌唱祖国》,宣讲活动在激昂的歌声中结束,现场掌声久久不息。
“聆听红色故事,革命先辈‘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和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令我深受震撼。”北京市西城区基层干部郭智洁表示,要将个人理想融入时代发展与民族复兴伟业,以坚定信念应对挑战、锤炼本领。来自朝阳区亚运村街道的黄慧娟说,宣讲让她深切体会到和平来之不易,“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生逢伟大时代,肩负光荣使命,更应坚定理想信念,不懈拼搏奋斗,以实际行动书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青春篇章。”(邱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