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气候变化 共建美丽亦城 北京亦庄打造“四美”生态环境

日期:2025-08-26 17:36    来源: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分享:
字号:        

  清晨薄雾轻拂过凉水河的涟漪,泡桐大道树木郁郁葱葱伸展枝干,不同鸟类在南海子湿地低飞盘旋……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北京亦庄)的生态画卷正在以“绿美、水美、花美、智美”的笔触徐徐铺展。这里不仅将蓝天白云、清水绿岸化为日常,更用绿色低碳的发展理念、智慧科技的监管手段,让生态优势真正成为民生福祉与发展动能,在生态文明建设的道路上写下精彩的“亦庄答卷”。

  深耕“绿美”生态环境

  在位于北京经开区的西得乐北京工厂,屋顶上整齐排列的光伏板如同一副蓝色铠甲,为厂房披上了环保新装。近日,这套屋顶光伏发电系统全面并网成功,不仅能满足工厂日常运营60%的用电需求,每年更可减少2452吨二氧化碳排放。通过“自发自用,余电上网”的创新模式,清洁电力在保障厂区生产后,还有35%通过智能电网反哺城市能源系统,让绿色能源在优化配置中实现高效利用。

  西得乐北京工厂的绿色探索,正是北京经开区推进绿色低碳发展的生动注脚。当前,经开区以全域绿色低碳发展五大行动为指引,通过科技强绿、治理创绿、交通促绿、能碳筑绿、对标树绿五大路径,坚定不移走好绿色发展之路。依托深化“0.1微克”行动,推动产业结构绿色转型,2025年上半年已累计减排VOCs 333吨,完成“十四五”任务目标。

  为加速产业绿色转型,经开区积极搭建跨区域绿电交易平台,大力推广碳中和试点经验,激发企业减碳活力。区内企业纷纷响应,通过引入清洁能源、优化生产流程等举措主动降碳,争当“创绿标杆”。与此同时,经开区同步推进“无废城市”与超低排放区试点建设,持续探索绿色发展新路径。如今,区内绿色企业占比已超50%,绿色发展理念深植人心,一座充满生机与活力的零碳新城正在这里加速崛起。

  做好“水美”和谐文章

  水是城市的灵魂,更是生态和谐的命脉。2025年以来,北京经开区以凉水河为主脉,精心串联起通明湖、嘉会湖与南海子的水系脉络,通过加强水系循环连通,让水流“活”起来、“清”起来。同步建成的33公里骑行绿道与34公里健步道,如同绿色丝带缠绕水脉,共同勾勒出“水体优质、绿廊环绕”的蓝网体系,让“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林水相融”的生态愿景在街巷间落地生根。

  这份水清岸绿的和谐景象,离不开精细化管理的支撑。据经开区生态环境建设局负责人介绍,依托区域统一管理优势,2025年经开区创新推出“河湖林”一体化管理模式,以“三个合一、三个统一”筑牢生态基底——河长制与林长制合一、区街级河长与林长合一、区街级河长林长办公室合一,通过统一领导、统一派单、统一调度,实现蓝绿空间的全域统筹、精细管护。

  精绣“花美”景观体系

  每年4月中旬,位于经开区宏达路两侧的泡桐花如约盛开。2025年4月19日,上午刚刚感受过2025北京亦庄半程马拉松暨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的科技活力与竞技激情,下午,2025经开区泡桐花季拉开帷幕。以春风为信、以泡桐花为媒,经开区以科技与生态交织的沉浸式体验,让市民游客在紫色花海中感受国际一流高端产业综合新城的独特魅力。

  走进北京经开区,“花园城市”的画卷在眼前铺展。绿色发展理念融入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的每一处细节:特色花道蜿蜒串联起城市角落,无界花园打破空间阻隔让人与自然相拥,口袋公园星罗棋布成为居民休闲的“绿色驿站”,社区微花园则藏着邻里间的温馨日常。这些绿色空间彼此呼应,实现了绿化、彩化、立体化协同发展,让“城在园中、园在城中”的愿景成为现实。

  根据林长制2025年度重点任务,2025年将重点打造亦城茗苑社区、金地格林小镇社区两个微花园。两个微花园均由北京工业大学齐羚教授团队操刀设计,其中亦城茗苑社区微花园以六个主题区域为骨架,蜿蜒的木屑步道如丝带串联起景观花境、萌宠雕塑区等特色空间,15种花期错落的植物将在这里次第绽放,从春到冬皆有景可赏;金地格林小镇社区微花园种植荷兰菊、欧石竹等17种共计602盆花草,打造了一处充满生机与美感的生活空间。当居民走出家门,便能在花香中漫步、在绿意里闲谈,真正实现“出门即花园”的民生愿景。

  创新“智美”监管体系

  在科技赋能发展的今天,北京经开区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为笔,勾勒出生态环境智慧监管新图景。通过部署卫星遥感监测、移动走航监测等“智慧眼睛”,经开区对重点企业无组织排放、餐饮油烟治理、重点用车单位排污等场景实现实时在线监测,构建起“智慧生态+三级监管”立体网络,让全域环境监管更精准、更高效。

  12辆“无人驾驶+空气质量监测”车如同不知疲倦的“环保小卫士”,穿梭在经开区的大街小巷。它们一边自主巡航,一边实时捕捉空气质量数据,同步回传至监控中心。一旦监测到数据异常,系统便会自动预警,相关部门迅速响应、精准施策,让污染隐患在萌芽状态得到治理。不止于此,经开区还试点投用“水面机器人”“劝诫机器狗”等智能设备:前者游弋水面清理漂浮物,后者在园区巡逻引导文明游园。这些“黑科技”的上岗,不仅让监管效率大幅提升,更让生态环境治理焕发科技赋能的新活力。

  未来,北京经开区将锚定“四美”环境建设核心目标,持续筑牢新质生产力典范区的生态根基,让碧水蓝天成为亦庄新城最鲜明的生态标识。在美丽中国、美丽北京建设的生动实践中,经开区将以扎实行动彰显“亦庄担当”,为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贡献可复制、可推广的“亦庄方案”。

相关推荐

图集推荐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首都之窗”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

已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