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机器人大会十年引擎驱动 北京亦庄从永久会址蝶变跃迁产业高地

日期:2025-08-20 17:09    来源: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分享:
字号:        

  近日,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北京亦庄)圆满落幕。十年前,这里还只是机器人产业的“旁观者”;自2016年第二届世界机器人大会永久落地北京亦庄以来,这片北京东南的产业沃土开始与全球机器人发展浪潮深度绑定。伴随着世界机器人大会成功举办十届的历程,北京亦庄机器人产业从“零散布局”到“全链生态”,从“跟跑”到“领跑”,完成从“永久会址”到“产业高地”的跃迁。

  从“大会效应”到“产业聚变”

  2015年,首届世界机器人大会在国家会议中心(北京)举行。彼时,中国机器人产业刚刚起步,北京亦庄的机器人产业也处于起步阶段。自第二届以来,世界机器人大会开始在北京亦庄举办,自此之后,大会便永久落户北京亦庄,几乎同期,这里的机器人产业也开始蓬勃发展。

  “世界机器人大会堪称我们与北京亦庄的‘红娘’。”博雅工道有关负责人感慨道。当年,他们首次参展时,携带的一款仿生鲨鱼产品引发关注,也以此为契机迁入北京亦庄。目前,该企业的水下机器人已广泛应用于国防军工、海洋工程、水利工程三大板块,在工业级水下机器人领域做到国内第一梯队,市场占有率排在国内前三。

  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博雅工道的故事正是北京亦庄机器人产业发展的生动缩影。数据显示,2016年,北京亦庄仅有SMC、安川首钢等30余家机器人领域企业。而到了2025年,北京亦庄机器人和智能制造生态企业已超过300家;产值也从最初的不单独统计,增长到如今的百亿规模,占北京市机器人产业的半壁江山。

  甚至,主导产业称谓的变化也直观反映出北京亦庄的产业聚变。在2018年北京亦庄的年度工作报告中,“机器人和智能制造产业”首次出现在四大主导产业中,此前为“装备制造产业”,这一变化也一直沿用至今。

  从“存在感低”到“首创有我”

  十年来,世界机器人大会已成为全球机器人领域的“创新引领盛会”“产业促进盛会”“应用推广盛会”“国际合作盛会”。以会为媒,以会促产,北京亦庄也逐渐汇聚起完善的产业链,打造了龙头引领的技术创新体系、功能完备的产业创新平台、要素集聚的科技创新生态,并以一个个首创成果吸引着全球目光。

  北京优必选落地北京亦庄时,优必选科技创始人、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周剑表示:“北京亦庄为我们提供肥沃的土壤,我们将在这里共同见证人形机器人从实验室走向市场的一次次飞跃。”可以说,在“世界机器人大会永久会址”这一标签之外,越来越多的机器人企业开始“看见”北京亦庄产业生态的价值。

  企业技术破壁:智同科技、清能德创、灵足时代等企业关键零部件产品实现自主可控,博清科技全球首创无轨导全位置爬行焊接机器人,长木谷自研全球首款搭载人工智能系统的新一代ROPA骨科智能手术机器人,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发布全球首个通用具身智能平台“慧思开物”……

  全域场景落地:北京亦庄发布万台机器人创新应用计划,打造全球首个具身智能机器人4S店,推动机器人率先赋能工业制造、商业服务、医疗康养等重点领域。尤其是,继2024年在大会上启幕首个全品类机器人场景展示中心机器人大世界后,北京亦庄2025年又启动全球首个机器人综合生态平台“机器人大世界2.0”,构建集展示、交易、应用、体验于一体的综合平台。

  创新赛事引爆:北京亦庄举办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赛事,不仅刷新大众对“机器人竞技”的想象,更激活整个产业链,让市场看到商业化落地的可能;举办RoBoLeague机器人足球联赛总决赛,再次从核心技术到多元场景,再到创新赛事,北京亦庄加速从“跟跑”向“领跑”迈进。

  从“机器人产业”向“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

  从最初借大会牵线搭桥,到如今企业纷至沓来。北京亦庄对机器人产业的谋划也开始前瞻布局,借世界机器人大会平台向国内外释放抢位具身智能前沿赛道的信号。

  2024年,北京亦庄发布《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全球一流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新城行动计划(2024-2026年)》,提出实施关键技术“占先”、核心产品“抢先”、应用场景“率先”、企业梯队“领先”、产业生态“争先”五大计划。

  202年,北京亦庄又启动具身智能社会实验计划,将打造全域人机协同、产研共融的全域实训场,加速具身智能机器人走进千家万户、服务千行百业;并制定《推动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将每年投入不少于2亿元,全国首创数据采集实训场奖励、二次开发社区支持、“打样券”、人形机器人销售补贴等8项政策,进一步加速产业发展。

  截至目前,在具身智能领域,北京亦庄率先布局了以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为代表的重大创新平台,落地以小米机器人、北京优必选等为代表的龙头本体企业,星海图等为代表的头部具身智能企业,清能德创、灵足时代等为代表的核心零部件企业,基本形成覆盖核心零部件、整机到应用场景的具身产业链体系。

  如果说,世界机器人大会是我国机器人产业实现“从小到大”“从大到强”历史性跨越的推动者、参与者和见证者,那么,北京亦庄就是国内机器人产业发展的生动写照。放眼未来,中国信通院发布的《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研究报告(2024年)》预计,2045年后,我国在用人形机器人超过1亿台,进入各行业领域,整机市场规模可达约10万亿元级别。北京亦庄将紧抓机遇,加速奔向建设全球一流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领航示范新城的星辰大海。

相关推荐

图集推荐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首都之窗”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

已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