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曙光街道花园城市示范街区。(何建勇 摄)
8月15日是第三个全国生态日。从市园林绿化局获悉,全市大小公园有1100个,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达到92.92%,这意味着超九成市民出门500米就能游园赏绿。
首批花园城市示范街区落成
海淀区曙光街道是首批花园城市建设示范街区。人大附小的南侧,一座名为融乐园的街心公园绿意融融,老老少少都挺喜欢。
“公园是十年前建设的。到2024年,它已经面临很多问题,比如绿化品质下降,设施也破损了。”曙光街道相关负责人毕旗表示,街道联合责任规划师一块儿走访了居民、学校和社会单位,确定了“针灸式”的全龄友好改造方案。
大家伙儿的建议不一而足,比如希望有挡风遮雨的地方、拥有可跳广场舞的平台、为孩子们自然研学提供空间……如今很多愿望都被满足了。5800平方米的公园划分为万花镜、千风谷和百木林三部分,一面艺术墙上,小学生还用饮料瓶盖拼成了油画《星空》。
穿过融乐园就是蓝靛厂公园。这座公园紧挨着人大附小西门,2024年,公园绿地后退了15米,让出了一片“分钟花园”。这个开放式小花园盛开着绿绣球花,还设置了不少座椅,等孩子放学的家长可以歇歇脚。
市园林绿化局城镇绿化处副处长付丽介绍,花园城市示范街区是绿化美化项目的集成,与传统上政府出资搞绿化相比,更强调全社会的参与。目前,全市共建成20处试点,包括丰台区草桥示范街区、朝阳区丽都示范街区等。
建成100个社区微花园
2024年底,本市森林覆盖率达到了44.95%,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达到92.92%,1100个公园纳入了公园名录。很多楼边院角的空地、荒地,也开辟成了社区微花园。
在时雨园,楼群合围而成的微花园不足100平方米。除了月季等观赏花卉,还种了薄荷、羽衣甘蓝、迷迭香等可食用植物。“我们有一支居民志愿服务队,亲手打理这个小花园。”社区党委书记姚静说,薄荷长得很快,经常有居民来摘一把,回家做清凉饮料。
早在2024年,时雨园就开始建设微花园了,积累了不少经验。起初,大家爱种郁金香、向日葵,但后来发现花期太短了,2025年改种好看又好养的秋海棠。青少年家庭还认养了50组花箱,装点楼前屋后。
2025年,通过构建“政府引导、社区主导、居民参与、社会协同”的联动机制,全市建设了100个社区微花园,覆盖16区及经开区。
朝阳区光辉里小区的八成住户是酒厂的老职工,退休的“酿酒师”成了园丁,社区还发动周边星巴克、喜茶、民生银行等多家共建单位,一起美化家园。海淀区小南庄社区微花园主打“梦幻亲子花园”,利用多年生宿根花卉、花灌木、芳香植物等元素,营造出兼具观赏性与趣味性的空间。丰台五小、北京一零一中学、通州区潞河中学等10所学校还建设了校园微花园。
四环路2026年实现“月季不断线”
每到春秋,环路上的月季缀成项链,是京城一景。但由于存在铺装地面、掉头区域,环路的“月季项链”并不是连续的。
2025年,本市结合四环路大修,实施了环路绿化景观提升工程。“我们针对17种场景,通过科技手段和技术措施补上项链的断点。”付丽介绍,2026年,四环路将建成65公里“月季不断线”特色景观。
同时,本市还统筹研究了二环到六环的绿化景观。接下来,将陆续结合环路大修工程,逐步实施形成不断链的景观花廊。
在花园城市建设中,更多的道路廊道实现了点彩连线。比如国贸桥、木樨地桥和新兴桥的桥体沿口悬挂花箱,建成14.5公里的景观视廊;丰台京港澳高速六里桥至宛平桥段成为“穿林伴花”森林景观大道;昆玉河和京密引水渠(海淀段、昌平段)两侧新增70公里护网花墙。(朱松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