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执法为企业减负 本市十区试点“综合查一次”

日期:2025-08-10 09:35    来源:北京日报

分享:
字号:        

  “以前一个月里消防、应急等部门分头来查好几趟,现在各部门一起来查,效率大大提高,我们迎检也轻松多了!”海淀区华熙商圈“嘻哈包袱铺”负责人的感慨,道出了北京“综合查一次”改革带来的显著变化。

  自2025年7月起,这项监管改革在本市东城、海淀、丰台等10个区率先试点推行。各地依托综合监管信息系统对各部门检查计划进行“智慧统筹”,实现检查部门、时间、对象的整合匹配,通过实施跨部门、跨领域、跨层级的“综合查一次”,在提升监管效能的同时,也进一步减轻了企业负担,增强企业发展信心。

  日前,在东城区崇文门一家海底捞门店,一场由消防、城管等多部门联合参与的检查正在进行。崇文门综合行政执法队队员熟练地拿出手机,扫描门口张贴的营业执照二维码,系统即刻弹出该门店经营主体的详细信息,随即自动生成监督码。

  另一边,消防救援局防火监督三处监督员姜金壮蹲下身,打开后厨墙上的一个消火栓箱,接上测试设备后缓缓拧开阀门,水压表的指针随即上升。“这是在测试消火栓的静压值,用来判断管网压力是否充足。”他边操作边向企业负责人解释,“消火栓要保证一旦起火时水量充足、喷射有力,这是餐饮场所日常安全管理的重要一环。”随后,他将数据记录在检查表中,并提示物业人员要定期维护,确保关键设备始终处于良好状态。

  城管执法人员则绕到垃圾间检查厨余垃圾分类情况,弯腰揭开一个垃圾桶盖后说道:“这个垃圾分类做得不错,但桶有点破损了,得抓紧换一个。”执法记录仪全程开启,检查流程规范透明。

  不到一小时,多项内容检查完毕,现场完成数据上传和电子签字确认,整个过程既高效又有序。

  这场高效检查的背后,是北京市综合监管信息系统的数字底座在发挥作用。

  “系统以‘安全优先’原则自动匹配检查时间。”东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综合监管体系建设科副科长韩丽艳介绍,平台采用季度计划报送与月度动态补充相结合的方式,各部门在线报送检查需求后,系统会自动完成检查事项整合,生成联合检查建议,经部门线上确认后同步线下执行,实现执法流程的数字化、精准化、集约化。

  改革试点以来,各区成效初显。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先行先试“统筹检查”模式,依托大数据底座智慧平台,统筹全区26个监管部门,引入75条先进逻辑算法,实现对60平方公里范围内全区域、全领域、全对象检查计划“一键整合”。实施以来,重点企业月均检查量同比下降71%,“综合查一次”成效立竿见影。作为试点的海淀区同样成果显著,行政检查总量较2024年同期下降60%。

  企业的获得感也变得更加具体可感。“过去迎接多个部门的检查,既费时间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营业。”海底捞崇文门新世界店经理王小永说,现在“综合查一次”带来了统一标准,检查后还能收到合规指南,“扫监督码就能看整改建议,消防、城管等部门的要求一目了然,我们整改更有方向了。”

  目前,全市“综合查一次”试点已覆盖酒店、商圈、科技园区等多个业态。下一步,北京市将总结试点经验,逐步向全市各区、更多行业延伸,让“综合查一次”成为优化营商环境的“标配”,以更精准、更高效的监管服务,持续激发市场活力,为首都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刘玉洁)

相关推荐

图集推荐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首都之窗”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

已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