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8月8日在亦庄开幕

日期:2025-08-06 11:00    来源: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分享:
字号:        

  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将于8月8日-12日在北京经开区北人亦创国际会展中心举办。科技新品首秀成为大会重头戏之一,超百件首发产品将集中亮相。同时,经开区启动全球首个以机器人消费为主题的节日——“E-Town机器人消费节”,通过4大消费场景+4大服务体系,打造具有亦庄特色的机器人消费IP。

  百余款首发新品亮相

  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主题为“让机器人更智慧,让具身体更智能”,邀请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国际机器人联合会、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等28家国际机构支持,国际机构数量再创历史新高。大会包括开幕式、论坛、博览会、大赛、同期活动及闭幕式等内容。

  大会主论坛将设置“产业发展”“创新应用”“技术融合”三大篇章,超400位国内外顶尖科学家、国际组织代表、院士和企业家将聚焦机器人领域前沿技术风向、产业趋势、应用实践、创新成果,通过主旨演讲、高端对话、实物展示等丰富的形式展开交流分享。

  博览会设置创新馆、应用馆、技术馆3大展馆,汇聚ABB、库卡、费斯托、埃斯顿、宇树科技、银河通用、中信重工等200余家国内外优秀机器人企业的1500余件展品,其中首发新品100余款。50家人形机器人整机企业将带来最新展品及行业解决方案,人形机器人整机企业参展数量创同类展会之最。其中,北京经开区将有国家地方共建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星海图、安川首钢、SMC等近20家企业参展。

  大赛由共融机器人挑战赛、BCI脑控机器人大赛、青少年机器人设计大赛三大赛事组成,来自全球10余个国家6000余支赛队的10000余名精英赛手将现场竞技。此外,大会还将围绕机器人创新应用场景、国际合作、技术突破、标准检测、投融资、学术研讨、产业人才培养等方向举办31场活动。

  值得期待的是,2025年大会在场馆规划方面有较大变化。其中,大会场馆焕新升级,全新打造的会客厅将首次作为大会场馆投入使用。

  打造机器人消费IP

  北京经开区将在本届世界机器人大会期间同步举办“E-Town机器人消费节”。首届“E-Town机器人消费节”由“体验4大消费场景+构建4大服务体系”构成,地点涵盖北人亦创国际会展中心、机器人大世界以及龙湖北京亦庄天街、大族广场等6大商圈。活动面向企业端用户、线下消费用户、线上消费者等,打造机器人购物体验、特色餐饮、文创产品、打卡活动等服务体系。通过举办机器人消费节,打造具有亦庄特色的机器人消费IP,激发企业端与消费端双向活力,实现活动影响力与消费转化的双重提升。

  作为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独家全球战略合作伙伴”,京东发挥高效供应链和优质服务能力,作为本次“E-Town机器人消费节”四大消费场景之一,在京东打造专区,面向线上消费者提供未来生活助手、陪伴、教育、技术开发、养老助力等多类型近千款机器人产品,推动高端制造成果惠及大众消费,助力高端制造成果转化为消费场景。

  实现四方面新突破

  2025年是习近平总书记向首届世界机器人大会致贺信十周年。十年来,世界机器人大会已成为全球机器人领域的“创新引领盛会”“产业促进盛会”“应用推广盛会”“国际合作盛会”,推动机器人在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应用场景、国际合作四个方面实现了新突破。

  在技术创新突破方面,2024年,我国机器人专利申请量占全球机器人专利申请总量的2/3。机器人核心零部件形成丰富的自有产品谱系。机器人大模型、智能协同控制、人机交互等核心技术不断突破。机器人标准工作体系初步构建,中试、检测、认证等服务体系加速布局。

  在产业发展突破方面,我国作为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的地位持续巩固,连续12年成为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也是全球第一大机器人生产国。多地成立机器人创新中心,集聚区域产业优势开展联合攻关,整机企业发挥引领作用构建协同联动的良好生态。

  在应用场景突破方面,工业机器人应用已覆盖国民经济71个行业大类、236个行业中类,制造业机器人密度已跃升至全球第三位。服务机器人、农业机器人、特种机器人等的应用广度和深度显著提升。我国人形机器人在运动性、灵巧性等方面实现重大突破,整体水平处于全球第一方阵,有望在家政服务、生产制造、仓储物流等场景发挥重要作用。

  国际合作突破。大会举办十届以来,国际支持机构从12家增加到28家,参会国际及港澳台嘉宾由10余位增加到80余位。中国电子学会牵头发起成立的世界机器人合作组织已吸纳35家会员单位,覆盖全球10余个国家和地区。

  以会为媒,以会促产,作为世界机器人大会永久会址,北京经开区已集聚了机器人及智能制造生态企业300余家,机器人产业链规模超百亿。在即将到来的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上,北京经开区将正式亮相全球首个具身智能机器人4S店、机器人主题餐厅、“会客厅”等创新项目,并发布具身智能社会实验计划、具身智能机器人专项政策等,加速推动机器人产业发展。

相关推荐

图集推荐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首都之窗”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

已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