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5京港澳青年科学家大会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北京亦庄)召开。北京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马骏,全国政协常委、香港北京社团总会会长施荣怀,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爱德华·莫泽,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创新科技及工业局局长孙东,北京经开区工委书记孔磊致辞。中央统战部三局局长王萍,北京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政府侨办主任王都伟出席。北京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张健主持大会。
马骏在致辞中指出,京港澳三地在科技创新与产业合作方面潜力巨大,三方携手有助于培育新质生产力,形成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格局。希望三地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和科技前沿,共筑科技自立自强新高地,以大会为平台,推动产学研机构在基础研究与核心技术攻关上深度合作;畅通要素流动,拓展新质生产力发展空间,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增进交流交往,共建青年成长新生态。北京将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开放国家实验室及大科学装置,持续优化创新环境,便利港澳青年在京发展及京港澳青年双向流动,共同为国家建设和民族复兴贡献更大力量。
施荣怀表示,香港北京社团总会始终立足香港桥接优势,筑牢科创服务根基,致力搭建青年科学家成长平台,在科创领域开展了诸多卓有成效的探索。京港澳新质生产力发展服务团,承载着推动京港澳三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使命,未来将充分结合北京作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独特优势、香港作为国际资本市场中心的突出地位、澳门作为中国与葡语国家商贸合作服务平台的重要作用,成为三地协同发展的核心引擎,为科技企业注入强大动能,助力青年科学家在融合发展中取得新成就。
爱德华·莫泽说,科技探索唯有秉持开放合作的理念,促进思维碰撞,才能突破既有边界。欣喜看到北京与港澳青年科学家齐聚北京亦庄,共同描绘创新发展的宏伟蓝图。京港澳三地科研积淀深厚,拥有充满活力的创新生态以及国际化的视野,这些独特优势相互融合,必将催生出巨大的创新能量。有望在人工智能、生命健康、新能源、量子科技等前沿领域攻坚克难,为全球性问题提供“中国方案”。青年科学家作为未来的科技探索者,应勇敢跨越学科与地域界限,在基础研究与应用转化上追求卓越、勇于实践。国际学界将持续关注合作进程,并愿为前瞻性项目提供支持、分享经验,共同为全人类的科技进步作出积极贡献。
孙东表示,香港正全力推动国际创新科技中心建设,凭借雄厚的科研实力、丰富的国际化人才、成熟开放的营商环境、与国际接轨的法律制度,以及“一国两制”和“背靠祖国、联通世界”的独特优势,香港有能力汇聚国际科创资源与人才,成为国家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策源地。为此,特区政府正重塑公营科研机构布局,构建以三大创科园区、五大研发机构为骨干的新创科体系,搭建集聚国际资源的重要平台。北京与香港同为国际创新科技中心,期望本次大会搭建京港创科交流桥梁,汇聚精英力量,共同为国家科技强国建设及两地协同发展贡献智慧。
孔磊表示,北京经开区作为首都唯一的国家级经开区,发展质量和规模稳居国家级经开区第一梯队。2025年上半年,亦庄新城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2.3%,工业总产值增长15.6%,正全力打造新质生产力典范区、国际一流高端产业新城。这里有活力迸发的产业雨林、向新而生的创新生态、以人为本的城市温度,400余家优秀港澳企业在此扎根发展,近五年实际利用外资的68%来自港澳,为区域产业发展和对外开放作出重要贡献。诚邀京港澳各界朋友,与北京亦庄共享发展机遇、共筑产业高地、共创美好未来。
本届大会以“同心携手 向新而行”为主题,开幕式现场共促成29项重大科创项目签约,标志着京港澳三地创新合作迈上新台阶。接下来,大会将持续开展高端学术对话、科创项目路演、项目成果展览等系列活动,旨在更深层次整合三地科创资源要素,精准赋能青年科技人才成长,全面升级创新服务保障体系,加速形成引领未来的新质生产力。
诺贝尔奖得主、两院院士,中央、市委统战部门负责同志,京港澳三地高校科研机构、科技企业、专业服务机构代表等400余人参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