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批规划实施成果面向公众展示 总规绘蓝图 变化在身边

日期:2025-07-17 08:23    来源:北京日报

分享:
字号:        

  暑期来临,位于前门东大街的北京市规划展览馆迎来参观热潮,核心区控规实施成果展、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实施成果展等一批规划实施成果在此向公众展示。

  城市常住人口规模严格守住了2300万“天花板”,一体化推进减量提质和重大项目建设,1100个公园让北京成为“千园之城”……总体规划实施以来,首都发展方式发生深刻转型,首都发展格局实现历史性变革。

  两轮百万亩造林增绿219万亩

  步入北京市规划展览馆,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镇馆之宝”之一——“北京湾”青铜模型。这是一座半球形雕塑,按160000的比例真实再现北京小平原三面环山、形如海湾的地理环境特征。

  “北京就是在这片‘北京湾’中孕育发展至今,有3000多年建城史、872年建都史。北京城的设计规划也体现了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的最高成就。”在副馆长胡大欣的讲解中,首都北京的规划蓝图徐徐展开。

  2017年,党中央、国务院批复《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正在市规划展览馆二层展出的“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国首都——《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实施成果展(2021年版)”,采用“常设内容、动态更新”的方式,长期面向公众开放。

  “展览从落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科学配置资源要素、加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等8个方面详细介绍了总体规划实施成效。”市规划自然资源委总工程师、总体规划处处长冯雅薇介绍,围绕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目标,市域绿色空间结构不断实施完善。位于第一道绿化隔离地区的城市公园环建成公园超过100个,串起“绿色项链”;市域两轮百万亩造林绿化工程实施,增绿219万亩,相当于增加了200多个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全市各类公园已达1100个。

  严格控制老城建设开发强度

  在市规划展览馆一层,6月底开幕的《首都功能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2018年—2035年》实施成果展,展陈形式丰富多样,吸引了不少市民。

  “把社区的小花园‘搬’到了展览现场,这可是头回见。”家住胡同的刘女士,平时喜欢摆弄花草,对于展厅里的仿真花园场景十分喜爱。这是策展团队在“民生重任,本固邦宁”展厅的一处巧思,展现的是天坛东里小区、朝阳门街道等地的微花园探索。基于人口密集、老龄化严重、空间资源紧张等典型问题,核心区不断开展特色化基础设施建设,点滴变化就在市民身边。

  据悉,2020年8月21日,核心区控规获党中央、国务院批复。随后,首都规划建设委员会办公室组织编制两轮核心区控规行动计划,有序推动规划实施。近五年来,市级机关第一批、第二批搬迁腾退办公用房已完成移交,政务功能不断向长安街集聚;老城建设开发强度得到严格控制,名城保护工作取得新进展。

  “中轴线申遗推动老城整体保护,历史文化金名片更加闪亮。”首规委办首都功能核心区规划处副处长严坤介绍,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后,核心区世界文化遗产数量增至4项,占据全市总数的“半壁江山”。

  规划引领一批重点项目建设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北京的第七版城市总体规划。总体规划实施以来,北京“四个中心”功能不断优化提升,空间结构和布局更加均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再上新台阶,超大城市治理成果显著。

  “在规划引领下,北京一体化推进减量发展和重点项目建设,规划蓝图中的重点功能区逐步实现,也带动一批高水平建筑作品的设计建造。”市规划自然资源委规划实施一处副处长李文杰举例,中央礼品文物管理中心、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南中轴地区博物馆群、第四使馆区、中关村论坛永久会址主会场等突出“四个中心”功能;三城一区、双奥建筑赛后利用、丽泽金融商务区等突出超大城市功能完善和合理布局;劲松北社区、成寿寺村集租房、中关村三小科技园分校、丰台五幼河西分园、亮马河景观廊道等补齐民生短板,提升人居环境;温榆河公园、副中心城市绿心森林公园等推动城市空间和自然生态融合共生。

  除了一系列规划实施成果展,市民还可以在市规划展览馆看到北京中轴线模型、北京城市规划沙盘模型、故宫木质模型等精美而恢宏的实体模型,更好地感受古都风韵和现代风貌。“多媒体影厅内还会定期播放数字影片《首都规划》和《不朽之城》,介绍总规实施成果和北京城历史,欢迎大家前来观看。”胡大欣说。(陈雪柠)

相关推荐

图集推荐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首都之窗”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

已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