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人工智能赋能行业发展典型案例亮相 12个“揭榜挂帅”大模型应用需求发布

日期:2025-07-04 08:42    来源:北京日报

分享:
字号:        

7月2日,“中国数据街”高质量发展论坛——“数据技术赋能数据产业发展”专题论坛在“大吉巷”中海金融中心举办。

7月2日,“中国数据街”高质量发展论坛——“数据技术赋能数据产业发展”专题论坛在“大吉巷”中海金融中心举办。(方非 摄)

  7月3日,聚焦“AI应用落地”的人工智能融合应用发展论坛在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期间举行。“杨梅工业”智能体开发和应用平台上线开源,一批“揭榜挂帅”大模型应用需求向全社会发布,北京市人工智能赋能行业发展典型案例亮相……北京推进人工智能应用落地的成果在会上全景式展现。

  AI落地,场景先行。2025年北京人工智能应用场景“揭榜挂帅”在会上发布,此次共遴选出12个场景,覆盖制造业、教育、医疗、金融、环境、能源、文旅、智慧水厂、街道安全、建筑、智慧城市等多个领域,总预算高达1.1亿元。

  在“AI+制造业”领域,显示龙头企业京东方发布了“AI+器件仿真设计平台的研究与构建”场景,希望实现光学仿真、电学仿真、力学仿真、版图设计等环节的智能化升级,提升研发效能、降低实验试错成本、缩短新品上市周期。

  在“AI+城市”领域,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发布了“基于AI的城市路桥隧管养智能决策系统”场景,将通过大数据与AI,在路桥养护计划、风险预识别、安全预评估、应急抢险指挥调度等工作中进行智能辅助决策。

  这些需求明确、预算充足、具有行业代表性的场景公布后,将面向全市创新企业等公开征集解决方案,通过供需对接促成合作,加速人工智能深度融合应用,推动场景化落地。

  人工智能浪潮席卷千行百业,在工业领域的突破将为数字经济产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北京工业软件产业创新中心自主研发的、专门面向工业智能体应用开发与部署的“杨梅工业”平台在会上开源发布并上线。凭借智能体开发引擎、敏捷部署工业解决方案、开放产业生态三大核心能力,该平台已在汽车、电子、化工等行业成功应用。

  2025年被业界定义为大模型应用落地元年,全球大模型技术加速从“技术验证”向“商业闭环”跨越。北京市通过多政策协同积极推进各领域应用场景开放,积极组织应用场景供需对接,形成支持大模型应用落地的产业环境。当日,95个具有代表性和创新性的典型案例发布,全面展示北京“人工智能+”行业的应用成果。这些案例涵盖医疗、教育、金融、政务、文化、办公、传媒、营销、内容安全等多个领域,彰显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的“北京样板”和全球数字经济发展的“北京标杆”。(孙奇茹 孙杰)

相关推荐

图集推荐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首都之窗”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

已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