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炎热当心臭氧超标伤身

日期:2025-05-28 11:21    来源:北京市生态环境局

分享:
字号:        

  入夏以来,烈日炙烤下的城市除了经受高温“烤验”,还面临一个肉眼不可见的健康威胁——臭氧污染。根据生态环境部监测数据,每年5月至9月是我国臭氧污染高发期,成为夏季首要空气污染物。这种略带青草气味的气体,在离地面20-30公里的平流层是保护地球的“卫士”,但一旦在地面聚集,则化身损害健康与生态的“隐形杀手”。

  双重属性的臭氧

  臭氧(O3)由三个氧原子构成,强氧化性使其具有两面性:高空臭氧层能吸收紫外线,而地面臭氧则由机动车尾气、工业排放的氮氧化物(NOx)和挥发性有机物(VOCs),在强烈日照下发生光化学反应生成。根据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的报告,从5月18日开始,臭氧取代PM2.5成为北京大气首要污染物,午后14时至17时成为污染峰值时段。

  健康与生态的双重挑战

  医学领域已明确臭氧对人体的危害:短期暴露会引发眼睛刺痛、咳嗽、咽喉肿痛,长期接触可导致肺功能下降,加重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等呼吸道疾病。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研究显示,臭氧浓度每提升10微克/立方米,尽管只是短期暴露,心血管疾病、高血压、冠心病、中风所致日均死亡率就会分别提升0.24%、0.27%、0.60%、0.24%以及0.29%。与此同时,臭氧还会抑制植物光合作用,造成农作物减产。

  公众防护方面,建议采取“错峰行动”——避免午后高温时段长时间户外运动,关注空气质量实时监测平台,当臭氧浓度超过160微克/立方米时,敏感人群需减少外出。

  每个人的“减污清单”

  降低臭氧污染需全社会共同参与:

  绿色出行:夏季汽油车怠速状态下VOCs排放增加40%,短途出行优先选择公共交通或骑行;

  错峰加油:选择夜间20时至次日6时加油,减少油气挥发;

  环保消费:选用水性涂料替代油性漆,旧家具翻新时选择低VOCs黏合剂;

  智慧生活:空调温度设置不低于26℃,降低发电负荷带来的间接污染。

相关推荐

图集推荐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首都之窗”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

已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