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市科协、市园林绿化局、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共同召开2025年北京科技周和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媒体通气会。
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二级巡视员李志磊介绍了北京科技周的总体情况。
2025年北京科技周将以“矢志创新发展,建设科技强国”为主题,设置启动活动和“讲好北京科技创新故事”“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打造前沿科技品牌”“助推科学教育加法”和“开展群众性实践活动”五大板块,全面展示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丰硕成果,通过实景体验、跨界共创等多元形式进一步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弘扬科学家精神,持续激发社会公众对科学的兴趣。
2025年北京科技周将呈现三大特点:一是突出展示北京国际科创中心建设新成效。近年来,北京加快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研发投入强度自2019年以来保持在6%以上,稳居全国首位;基础研究经费占全社会R&D(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的比重达到16%以上;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24全球科技集群榜单中位居第3位。战略科技力量不断强化,在通用人工智能、量子信息、合成生物、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持续加强,涌现了一批创新成果;新一代信息技术、医药健康、科技服务业形成3个万亿级产业集群。“人工智能第一城”建设加速,北京备案上线的大模型达128款,居全国首位。人工智能技术在北京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本届北京科技周将向社会公众展示人工智能、细胞基因治疗、脑机接口、氢能等领域取得的自主创新成果,直观呈现科技自立自强的奋斗路径。
二是突出弘扬科学家精神。前沿技术突破与创新成果的取得是科研工作者们秉持着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不断突破技术瓶颈,挑战科学极限的结果。从量子计算实验室里千万次的参数调校,到合成生物制造中对分子结构的精准把控,每一项“从0到1”的突破背后都是科研团队十年如一日的坚守与担当。本届科技周将邀请院士和科学家通过科普报告的形式讲述各自学术路上追求真理、勇攀高峰的探索故事;以科学演讲的形式邀请院士、青年科学家就延续科学精神和发扬学术传统进行介绍;举办北京学生科技节让青少年在科技探索中感悟科学家精神内核,在成长中厚植科学信仰。
三是突出可互动可体验。广泛动员全市科普联席会成员单位、各区举办多场差异化活动,既有科技馆、科普基地的科技小讲堂、人工智能编程等硬核科技体验活动,又有沉浸式体验森林漫游、双碳小卫士科技周游览打卡等生活化科技互动活动。每场活动在展现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绿色能源等前沿领域成果的同时,还特别设置沉浸式体验区、互动实验站、科技生活模拟场景,让公众既能仰望“星空”又能触摸“烟火”,打造一场“科技成果可见可触、科学原理可感可悟”的科普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