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是《信访工作条例》实施三周年,5月20日上午,北京市生态环境局联合北京市信访办公室在莲花池公园开展2025年生态环境信访工作法治化宣传活动。
活动现场市民参与热情高涨
活动当天,莲花池公园内设立了生态环境信访工作宣传台、咨询台和法律服务台。市信访办、市生态环境局及丰台区生态环境局的工作人员一起,耐心地向在公园里活动的群众解读《信访工作条例》内容、大气和噪声相关法律法规,介绍信访投诉受理渠道等,并发放相关宣传资料。现场还有法律顾问提供咨询服务。
市信访办宣传处(法规处)处长刘立伟介绍,“开展《信访工作条例》实施三周年主题宣传,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信访工作的重要思想的抓手。《信访工作条例》实施以来,我市各级各部门贯彻落实条例,积极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努力推动信访事项依法、实质化解,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今天的生态环境信访宣传活动,是我市《信访工作条例》实施三周年主题宣传活动之一,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推动条例进一步家喻户晓、深入人心、见行见效,努力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浓厚良好氛围,助力信访工作法治化不断走深走实。”
活动现场,共解答市民咨询300余人次,发放《学习宣传贯彻<信访工作条例>》《图解信访工作条例》等宣传资料4000余份。
生态环境信访工作法治化持续深入推进
近年来,市生态环境部门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信访工作的重要思想,在市信访办的指导下,不断创新工作机制,将环保为民的理念落实到具体行动中,通过改善群众“家门口”“窗户边”的小环境,不断擦亮美丽北京的大环境,将信访工作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助力首都高质量发展。
强化高位推动。市生态环境局坚持信访工作“周调度、月讲评、季分析”,定期分析形势、研究重点。围绕餐饮油烟、设备噪声等市民反映的高频共性诉求,实地调研座谈,面对面与市民交流,实打实解决群众的问题。
强化闭环管理。对市民反映的问题,从受理、转送、办理、督办到反馈、回访,全程专人盯守,做到第一时间接收、第一时间报告、第一时间交办、第一时间处理、第一时间回复,实行全链条精细化管理,确保市民诉求有人管、有人查、有人督,形成“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的工作闭环。
强化未诉先办。实行生态环境重点诉求定期排查、专项排查和动态排查有机结合,及时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对市民关注的热点诉求,纳入台账管理,采取升级办理、现场督办、联合会商等形式做好化解;利用大数据分析,及时总结规律,研判趋势,推进未诉先办、主动治理。
强化优势互补。依托全市生态环境接诉即办工作三级“管家”机制,推动信访工作与接诉即办工作融合开展,实现市、区、街(乡镇)三级互联互通。市、区生态环境部门延伸“吹哨报到”机制,主动靠前、主动对接,办理事项100%按时办结。
在活动尾声,市生态环境局政务服务处处长翟晓晖表示,“市民朋友可以随时举报身边的生态环境问题,参与生态环境监督。全市生态环境部门将继续全面落实信访工作法治化要求,更好地维护群众的合法生态环境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