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您所需 “证”您所托

日期:2025-05-20 11:22    来源:北京市司法局

分享:
字号:        

  2025年5月18日是第三十五个全国助残日,主题为“弘扬自强与助残精神,凝聚团结奋进力量”。从法律援助到公证服务,从“绿色通道”到上门服务,法律不再是冰冷的条文,而是化作守护残疾人权益的“隐形翅膀”。一起来看首都司法行政人用专业与温度成为残疾人生活的“暖心拐杖”。

  法律援助

  法律援助对残疾人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需求,残疾人如何才能获得更便捷的法律援助服务呢?

  一、线上申请:一网一号一热线

  一网:残疾人可以登录“北京法律服务网”(http://bj.12348.gov.cn/),通过线上咨询或“法律援助申请”获取法律咨询服务或申请法律援助。

北京法律服务网

  一号:残疾人可以关注“北京掌上12348”微信公众号,点击页面底部“法律服务”,进入公共法律服务平台,进行法律咨询或者申请法律援助。

北京掌上12348

公共法律服务平台

  一热线:残疾人可以拨打北京市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专业律师7x24小时为您提供普惠均等、便捷高效、专业精准的公共法律服务,同时也可以帮您转办法律援助申请。

  二、线下申请:四级实体平台

  北京市已实现市、区法律援助中心(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街道(乡镇)公共法律服务站、社区(村)公共法律服务室四级实体平台全覆盖。残疾人可以携带材料前往市、区法律援助中心线下申请法律援助;或前往街道(乡镇)公共法律服务站、社区(村)公共法律服务室进行法律援助咨询。

  法律援助中心为残疾人开通“绿色通道”,实行优先受理、审查、指派。工作人员也可以帮助书写困难的残疾人填写法律援助申请材料,并为行动不便者提供上门服务。

  公证服务

  一站式公证服务助力房产继承

  59岁的杨女士,因小儿麻痹症致重度残疾,其母已经94岁高龄。杨女士父亲留下的房子没有电梯,母女二人出门很不方便。为此,杨女士想卖掉现在的房子,换一套有电梯的新房。父亲去世后,尽管有遗嘱公证,但由于出行不便,八年时间里,杨女士都没有办理将房子过户到自己名下的相关手续。

  中信公证处公证员接待杨女士后,为其设计了一站式、综合性、个性化公证法律服务:

  证前:帮助杨女士开具公证材料,收集、排查、核实证据。

  证中:借助公证核实信息系统等信息化手段,调查、核实相关信息,让信息多跑路、当事人少跑腿。

  证后:公证处指定专人帮助杨女士和其母亲代办房屋继承过户,将公证书和新办理的不动产权证第一时间送到当事人家中。

  杨女士只需提出申请,就可以足不出户拿到公证书,并完成房屋过户,实现了继承公证和不动产登记两个事项一站办理。

  无声服务传递公证温情

  近日,首佳公证处上演了一场温暖的“无声对话”。公证员吕苓西接待了两位特殊当事人——一对聋哑兄弟,他们申请办理父母房产继承公证。面对语言交流障碍,吕苓西以纸笔为桥梁、微信为纽带,为当事人定制了全程“无声”公证方案。

  在受理过程中,吕苓西主动添加当事人微信,通过文字远程指导准备材料,同步了解遗产分配意愿,并与被继承人的人事档案部门多方协调,协助当事人调查核实了继承相关情况。审查清楚后,吕苓西加紧安排时间为当事人办理了继承手续,她通过书写询问,当事人通过书写作答。兄弟俩或提笔作答,或竖起大拇指示意,笑容始终挂在脸上。他们的积极乐观让公证员深受感动,公证员的耐心服务也让兄弟二人感受到了公证的温情。

  从微信沟通到现场书写,办证过程中未因交流方式特殊而简化任何程序。当兄弟俩接过公证书时再次竖起了大拇指表达谢意,还亲笔书写了一封感谢信,字里行间都透露出对公证服务的认可。

  值此全国助残日之际,衷心祝愿每一位残疾人朋友,每一次出行都能畅通无阻,每一份诉求都能得到平等回应,每一个梦想都能照进现实。法律程序遇见人文关怀,专业严谨融入服务温度,我们将爱护融入365天的日常服务,法治中国的温度在每个细微处悄然生长。

相关推荐

图集推荐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首都之窗”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

已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