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极高的压力环境中,见证水在室温环境下缓缓结冰;用20根各色羽毛制作一个羽毛球,感受体育运动中的力学……5月17日至18日,中国科学院迎来第二十一届公众科学日,30余家在京科研院所敞开大门,举行丰富多样的科普活动。
在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该所博士生钱昂向小观众展示一台特别的“抓娃娃机”——二维材料转移平台。这台设备搬运的材料,薄到仅有一层原子厚度。
“如果没有这台设备,我们拿取石墨烯薄片,就像用手去抓空气,根本无法实现。”钱昂边说边带着小观众透过显微镜观察。
科学的味道也可以用味蕾品尝。在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的动感单车上骑行1分钟,小观众马嘉祺兴奋地从工作人员手中接过一朵棉花糖。制作这团“云朵”的电能,就来自他刚刚骑行时产生的能量。观众可以亲身体验力学在体育、机械、生活等场景下的独特应用,感受“万物皆有力”。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为观众现场制作液氮冰激凌,巧用液氮快速冷却的特性,仅需几十秒就可以出餐。
公众科学日期间,中国科学院在全国的135个院属单位开放科研场地近400处。其中,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国家野外观测研究站等高端科研设施开放。科普讲座、实验演示、互动体验、科普剧等“硬核”科普活动将密集举行。以院士为代表的一线科技工作者,将在真实科研场景中与公众交流。(刘苏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