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4年北京累计记录各类物种7121种

日期:2025-05-12 10:55    来源:北京市生态环境局

分享:
字号:        

  近日,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发布《2024年北京市生态环境状况公报》(以下简称《公报》)。《公报》显示,本市生态环境状况优良,2020-2024年全市累计记录各类物种7121种。

  北京市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大都市之一,生态环境改善吸引了更多小动物在此“安家”“歇脚”。前段时间有明星在北京玉渊潭公园“打鸟”,引发网友共鸣,一时间网友纷纷拍鸟、晒鸟,每一次镜头捕捉到的可爱身影,每一声清脆的鸟鸣,都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动注脚。

  2024年,全市生态环境质量指数(EI)为71.4,同比增加0.85%,生态环境状况优良,生态系统质量稳中有升。全市集中建设区绿视率为26.98%,“推窗见绿、开门即景”的绿色生态空间随处可见。2020-2024年全市累计记录151种自然和半自然生态系统,累计记录各类物种7121种。

  此外,土壤生态环境质量保持良好。全市声环境质量保持稳定。辐射环境质量保持正常。

  建设美丽北京,政府、企业、公众,全社会都在行动。

  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有力。大力实施绿色北京战略,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进落实年度全市生态文明建设60项重点任务,形成政策成果136项,实现了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服务市民高品质生活。

  污染防治攻坚持续深化。持续深化“一微克”行动,0.1微克、0.1微克地抠。创新“含绿量”指标体系,引导各行业、各领域创绿创优。推进结构创绿,全市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突破100万辆。推进工程创绿,全市新增“绿色”企业191家。推进管理创绿,创新推广基坑气膜全密闭施工示范应用。坚持“三水统筹”,推进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实施潮白河水生态空间管控规划,推进河湖生态持续复苏,五大河流全部重现“流动的河”并连续4年贯通入海。坚持“三地”共管,依法开展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加强土壤和农产品协同监测,定期组织巡查检查未利用地。

  生态系统保护全面加强。深化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协调机制。对重点自然保护地、生态保护红线等重要生态空间开展人类活动遥感监测,松山、百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达优良水平。开展生态系统调节服务价值(GEP-R)核算,推进核算结果在生态保护补偿中的应用。北京市入选全球“生物多样性魅力城市”。

相关推荐

图集推荐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首都之窗”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

已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