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庄文化艺术中心改造前后对比。方庄街道供图
作为北京第一个“成片规划、成片建设”的大型住宅区,方庄于1984年规划建设,如今已走入第40个年头。如何让老街区焕发新活力?近日走访了解到,方庄街区控规和更新专项规划已初步编制完成,多个城市更新示范项目接连落地。方庄街道大型居住区区域综合性更新项目也被评为第三届北京城市更新“最佳实践”,形成示范效应。
现代化住宅区的“中年困境”
“搁以前,方庄是全北京最好的住宅区。”周五一早,居民王大叔和老伴儿来到方庄体育公园晨练。他们家住芳星园,因为单位分房,扎根方庄,如今一晃已有近30年。“以前号称‘亚洲第一社区’。”王大叔笑言。
曾经的方庄,确实名头不小。
1984年8月23日,北京市决定在南苑乡蒲黄榆大队的方家庄、蒲庄等十几个村落及东铁匠营的八里河西里等区域统建居住区,因地处原村落方家庄,便得名“方庄”。这块沉寂的土地成为北京住宅建设改革的“试验田”,要建成首都规模最大、现代化设施标准最高的城市住宅区。同时,方庄也是北京最早一批对个人销售商品房的住宅区。
“以方庄环岛为中心,西北是芳古园,东北是芳城园,西南是芳群园,东南是芳星园。四个小区各取一个字,合称‘古城群星’。”在王大叔心里,这些小区名字都透着股雅劲儿,自己特喜欢。这四处最早建成的小区勾勒出方庄最初的轮廓。
在北京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郑善文看来,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方庄称得上是全市规划最先进、配套最完整、环境最宜居的大型住宅区。而在老居民的回忆里,那时的方庄,新崛起的楼群如雨后春笋,餐饮一条街声名鹊起,交通四通八达……
然而,经过40年的“风霜”,方庄已是“人到中年”——不仅空间老旧,便民服务等设施短板严重,商圈业态相对传统,陷入品质不高、活力不足、特色不强的困境。
先体检后规划共绘蓝图
如何让片区重焕新生?得先做个全面体检,把“病灶”摸清楚。
据了解,方庄约70%的建筑面积为住宅,其中,2000年底前建成的老旧小区有17个。“因为有3成的老龄人口,所以居民对公共空间、无障碍等设施的需求比较高,养老驿站、老年餐桌等养老适老的设施缺口也比较大。”郑善文说。作为规划编制的技术支持方之一,北京工业大学团队从2019年就启动调研,为片区城市更新“把脉”。其他参与方还有中元国际、北规院弘都院、中建研究院等专家团队。
以“体检报告”为基础,方庄街道党工委采用“街区统筹、系统更新”的思路,搭建起区域综合更新工作体系。这其中,同步编制街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区域综合型城市更新专项规划的举措,方庄在全市是独一份。“街区控规侧重指标管控和底线约束,更新规划侧重谋划策划和实施运营。两规衔接,共同绘制街道全域更新的结构图。”方庄街道办事处主任张京说。
40余个项目入库滚动更新
位于芳群园四区26号楼的方庄文化艺术中心,自2023年10月运营以来,已成为很多方庄人心里的一块“宝地”。
据了解,这栋建筑建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建成后曾用作菜市场、饭馆等,2010年前后逐渐闲置,变成“烂尾楼”。2023年,方庄街道办事处联合丰台文旅集团、北京华尊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对原有建筑重新进行规划设计。首层和地下一层为三联韬奋书店,二层为“可”艺术中心,三层的“一方剧场”不定期举办音乐演出、戏剧演出等活动。曾经的城市“伤疤”愈合,成为区域更新的亮点。
方庄街道办事处合作发展办科长陈洪钟介绍,方庄城市更新的主题是“典雅方庄、温暖生活”。在此定位下,街道全域统筹存量资源和任务目标,谋划居住类、设施类、产业类、公共空间类和综合类更新项目40余个,形成项目库,并持续更新。
在近日举行的第三届北京城市更新论坛上,方庄街道大型居住区区域综合性更新项目作为14个“最佳实践”之一获得表彰。主办方表示,区域综合性更新是《北京市城市更新条例》确定的重要类型,也是城市更新的重要趋势和方向,方庄街道围绕大型居住社区补短板实施综合更新,还搭建了全市首个街道级城市更新联盟,取得了较好成效。(陈雪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