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2024世界机器人大会已落下帷幕,多款机器人亮相。近期,玉渊潭公园作为“机器人+园林”创新应用场景的试点单位,也迎来了来自11家顶尖机器人企业的17台“机器人大军”,从湿地保育到园艺管理,从道路清洁到文明游园,它们各司其职分布在园内的各个角落,共同编织着智慧园林的美好蓝图。当传统园林邂逅前沿科技,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让我们感受“机器人+园林”带来的无限魅力。
湿地保育:除虫机器人守护生态
在玉渊潭公园的湿地保育区域,农芯科技(北京)有限责任公司的消杀除虫机器人正忙碌地进行着调试工作。这款机器人凭借其精准的消杀技术和高效的作业能力,为湿地生态保驾护航。通过测绘湿地地图,机器人能够精确识别并清除害虫,有效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
生态监测:园艺机器人守护每一抹绿意
在园艺队里,四台机器人各司其职,共同守护着公园的花草树木。深研科技的万象生态多功能巡检机器人,自进园以来,便对樱花园的病虫害进行了细致入微的监测,为园艺队提供了科学精准的数据支持。而北京可安可的动植物监测机器人,则以其敏锐的“双眼”,时刻关注着园内动植物的生长状况。此外,中捷四方的两款物联网虫情测报仪,分别安放在管理处小门左侧草坪内与樱花商店旁,通过太阳能和插电两种方式,实现了24小时不间断的虫情监测,为园艺队的病虫害防治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
智能环卫:道路清洁机器人让环境更清新
在工程队,两台路面清洁机器人成为了公园清洁工作的得力助手。北京环卫集团的路面清洁机器人,自进园以来便以其高效的清洁能力和智能化的作业模式,赢得了广泛好评。尽管在坡度地面行驶时遇到了一些挑战,但经过厂家的及时调试,问题已得到有效解决。而云创智行的机器人,则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道路建模和调试工作,相信不久的将来,它也将为公园的清洁工作贡献一份力量。
文明游园:巡检机器人守护游园秩序
管理队的三台文明游园巡检机器人,更是成为了公园内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北京骅远科技的文明游园巡检机器人,以其敏锐的“嗅觉”,及时发现并制止不文明行为,为游客营造了一个更加和谐有序的游览环境。而深研科技的另一台万象生态多功能巡检机器人,更是凭借其前期在园艺队的优异表现,被公司主动增派至管理队,进一步提升了公园的智能化管理水平。
文化教育:科普教育机器人让知识触手可及
在文化队,两台科普教育机器人正为游客带来丰富多样的互动体验。北京洛必德的科普教育机器人,以其生动有趣的讲解方式,让游客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了解到了更多关于园林绿化的知识。而北京航天飞鹰的智能问答机器人,则凭借其强大的知识库和智能交互系统,随时准备为游客解答疑惑,让学习变得更加便捷。这两台机器人在玉和集樱展室内轮流上岗,为游客带来了一场场生动有趣的科普体验。
安全守护:水面救援机器人保障每一份安全
游船队的虹湾威鹏水面救援机器人,则是公园安全的一道坚实防线。这款机器人于7月23日进园后,便一直放置在樱花码头进行展示,其强大的救援能力和高效的工作模式,无疑为公园的水上安全增添了一份坚实的保障。一旦遇到紧急情况,它将迅速响应,为落水游客提供及时有效的救援服务,让游客在享受水上乐趣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满满的安全感。
科技前沿:声纹与图像识别,守护鸟类乐园
除了上述机器人外,玉渊潭公园还引入了声纹系统用于鸟类的监测与保护,图像识别设备也即将进场。目前声纹系统则通过高灵敏度试音器设备进行鸟类声音采集,24小时无间断工作,有效去除人为噪声和环境噪声,能够识别1200种以上鸟类声音。而即将到来的图像识别设备也能够预估鸟群密度、监测目标鸟类、识别鸟类种类及关键行为,具备识别国内1470种鸟类图片的能力。而这两项技术已在翠湖湿地稳定运行两年半,其成功应用无疑为玉渊潭公园的鸟类保护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智慧园林 未来可期
在玉渊潭公园的每一寸土地上,机器人正以科技之光,悄然点亮园林管理的每一个角落。它们优化了公园的运维效率,还提升了游客的游园体验,成为连接科技与自然的桥梁。玉渊潭公园的探索与尝试,无疑为首都乃至全国的智慧园林建设树立了新的标杆。
展望未来,我们有理由相信,“机器人+园林”的创新模式将在更多领域得到推广和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化,智慧园林将成为城市绿色发展的新引擎,推动我们向更加智能化、个性化、可持续化的未来迈进。让我们携手共进,以科技为笔,以自然为纸,共同绘制一幅幅美丽、和谐、智慧的花园城市新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