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北京正式上汛,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全方位做好防汛保电工作。目前,该公司255座配电站室完成防水治理,237套变电站雨量监测装置实时监测雨量信息,重点防汛线路已经完成83座无人机机场部署,远郊山区增加6个应急驻点。
山区2000余基杆塔加固
国网北京电力对148基沿河道、山区及平原低洼区域杆塔砌筑护坡和挡墙,对邻近河道的输电线路加装视频监控装置。同时,在2023年恢复全部受灾配网线路和变压器的基础上,2024年在房山、门头沟、昌平等山区薄弱环节新增联络线12处,迁移河道内配电电杆1046基,加固杆塔2281基,提升线路防汛抗险能力。
在重点防汛线路附近,国网北京电力充分利用变电站、供电所等场所部署了无人机机场,可为无人机自动充电补充能量,进一步提升无人机巡检效率。“截至目前,我们已经完成83座无人机机场部署工作,年底前将建成无人机机场252座,形成输变配多专业网格化协同巡检模式。”国网北京电力设备部副主任原宗辉介绍。目前,该公司拥有适用于长距离空中勘察的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续航时长2至3小时的氢能源无人机、具备自然灾害应急情况下昼夜巡查和强大物资吊运能力的油动力无人直升机等,可满足多元化供电保障和应急抢险需求。
提升精准气象预报预警系统功能
入汛前,国网北京电力进一步优化精准气象预报预警系统功能,提高暴雨、阵风等恶劣天气1至4小时短临监测和预报准确性,以及0.25平方公里网格内的预警精度,能够为管理决策人员提供精准气象信息,提前开展人员和防汛物资装备的灵活机动布防。
国网北京电力还完成237套变电站雨量监测装置信号调试工作,实时监测雨量信息,为指挥调度提供数据支撑。年内,各单位计划再加装114套雨量监测装置,届时雨量监测装置覆盖率将达到57.5%。国网北京电力还积极推广应用新型配电站室监测主机,可实现站室环境远程监测和自动排水。
国网北京电力还结合北京地区地形高程、水系分布、历史暴雨洪涝等信息和电网设备实际情况,开展了电网暴雨致灾风险评估和“防汛一张图”绘制,重点提示电网防汛风险区域、设备设施等情况,并将一张图内嵌至精准防汛管理系统,进一步支撑汛期电力设施运维保障和应急处置。
远郊山区增加6个应急驻点
为高效应对汛期突发事件,做到及时快速响应,国网北京电力依托现有应急救援和抢修队伍,组建两级应急救援单元45个,建成两级应急救援驻点64个,其中在昌平、门头沟、房山、怀柔、密云、延庆等西部、北部山区增加6个应急驻点,进一步优化调整驻点布局,实现就近布防,缩短救援时间。
此外,国网北京电力还积极开展防汛技能培训和应急演练,进一步提升应急指挥、协同配合和现场处置能力,确保作业人员熟悉抢修复电流程。
汛期将至,国网北京电力呼吁广大市民在进行钓鱼等户外活动时,请注意远离高压线等电力设备。如发现电杆倒杆、电力线路断落等情况,在远离的同时及时拨打95598供电服务热线。(王天淇 朱春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