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届深圳文博会开幕 北京展区亮点多 科技赋能展现首都文化新魅力

日期:2024-05-24 08:06    来源:北京日报

分享:
字号:        

  原标题:第二十届深圳文博会开幕,北京展区亮点多 科技赋能展现首都文化新魅力

在深圳文博会北京展区,“旧书新知”专架展示了300余种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旧书以及红色文献和新文学书籍40余种。

在深圳文博会北京展区,“旧书新知”专架展示了300余种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旧书以及红色文献和新文学书籍40余种。(武亦彬 摄)

  5月23日,第二十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宝安馆)开幕。位于15号馆的北京展区,以“科技赋能新文旅 创意引领新生活”为主题,邀请130余家文化企业、园区和机构参与线上和线下展示。其中,亮相线下展馆的530余件展品、19项互动体验,组成序厅、产业新动能、文化新业态、文旅新消费四大区域,突出品牌强、数字亮、文化厚、科技硬等特色。

  “最美长城”震撼空降

  “最美长城”空降文博会让众多参观者感到震撼。此时,距离5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北京市延庆区八达岭镇石峡村乡亲们回信仅10天。北京展区以实际行动落实总书记的殷切嘱托。北京明长城是中国现有长城中保存最完好、价值最突出、工程最复杂、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区段。文博会上,观众可以欣赏到4K无人机实景取材并结合数字电影级特效技术制作的北京明长城精华段,以文化科技相融合讲好长城故事。

  自带流量属性是北京展区一大特色。首次来到深圳文博会的北京城市副中心三大文化设施,开放至今不到半年,已累计接待市民游客225.9万人次。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师亮在取自故宫、天坛等古都文化地标的银杏叶片上,绘制了三大文化设施从外观到内在的空间之美,方寸之间尽显神奇。数字版《北京大运河揽胜图》将北京画院八位艺术家联袂创作的27.4米丹青长卷进行数字转化,便于深圳观众欣赏大运河北京段横亘在“山”“海”之间的壮阔景象。北京城市图书馆的智慧服务爆款——智慧书桌和室外流通机器人也亮相展会。智慧书桌集文献检索、咨询回答、海量数字资源、个性灯光、学习辅助等功能于一体。室外流通机器人招手即停,流动办理借阅,非常便捷。

  文科融合交出“十年答卷”

  数字科技助推文旅产业的各种崭新尝试,也提交了一份北京大力发展文化科技融合的“十年答卷”。

  当红齐天的时空穿梭机VR单人座椅,可贴合VR眼镜中的故事情节旋转、侧倾、震动、互动,极大提升参与感。鲸世科技的沉浸式体验IP场景“如梦·守护神”讲述屋脊神兽的新故事。“双奥”企业黑弓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推出城市行走计划“悠栽逛中轴”,引导参与者在虚拟世界中感知不同节气的中轴之美。百度文心一格的AI作画,在人们发出关键词指令后就可以创作精美画面,挑战人类的创意思维。

  另有《故宫以东·探城Live》、文旅元宇宙CNFT、南中轴重要文物燕墩数字化修复、伟大的细节——三维数字展品互动鉴赏、琉璃厂元宇宙等,积极探索以科技手段“活化”文化遗产。

  首都文化品牌集中展现

  进入新时代以来,北京大力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取得重大开创性成果,打造了北京文化论坛、演艺之都、博物馆之城、书香京城等亮眼品牌,其中部分品牌来到了文博会现场。人们可以在展场通过京东方75英寸超大屏幕欣赏国家大剧院歌剧《托斯卡》8K高清视频、北京人艺话剧《茶馆》8K高清视频。这些融合了多业态、多领域技术的文化艺术创作,展现出演艺之都的蓬勃活力。

  北京展区还为观众准备了惊喜——京派“旧书新知”可现场购买。300余种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旧书非常受欢迎,另有40余种红色文献和新文学书籍展出。其中,新中国成立初期群众日报社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文献》,1941年曹禺创作的《北京人》等,非常珍贵。

  观众还可沉浸式“走进”莱锦文化创意产业园、77文创园、798艺术区、首创·郎园Station、隆福寺文创园、751D·PARK北京时尚设计广场、北京坊、E9区创新工场、“新华1949”文化金融与创新产业园、首钢园等空间,沉浸式感受园区书店、剧院、展厅等特色文化空间,感受其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传播地、城市更新的承载地、文化科技融合的创新地、优质文化企业的集聚地、市民文化消费的打卡地的魅力。

  市政府新闻办带来的《瞰·北京》《外国领导人登长城》系列微视频等,也受到来往嘉宾的青睐。

  第二十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将于5月27日落幕。未来几天,北京展区还将以丰富的互动活动展现首都文化产业的活力。(李洋)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首都之窗”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

已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