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气象日 市气象局开展六大主题纪念活动

日期:2024-03-24 09:37    来源:北京日报

分享:
字号:        

  3月23日是第六十四个世界气象日,2024年的主题是“气候行动最前线”。该主题旨在呼吁全社会采取紧急行动,在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领域进行更加有效的合作,积极应对不断变暖的地球给人类生存和发展带来的严峻挑战。

  围绕2024年主题,北京市气象局面向公众开展六大类主题纪念活动,以多种形式科普气象科学和防灾减灾知识,增强全社会关注气候变化、防范极端天气的意识与能力。

  免费开放南郊观象台、部分区局台站和科普基地。现场展出应急指挥车等气象设备、花粉观测仪等科技创新产品,组织4D电影、生日大数据查询、云雾实验室等互动体验活动,专家现场讲解气候预测、观测预报等知识,使公众增强对气候变化、气象预报预警等内容的了解。

  组织百年观象展、气象+非遗等文化活动。挖掘北京气象文化内涵,通过百年观象展展出古代观测仪器模型,溯源百年观测历史。与中小学校联合策划,将气象日主题与陶瓷、剪纸、二十四节气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相结合,开展丰富多彩的手工创作、谚语诵读、定向越野等活动,更好地展现非遗魅力,传承气象文化。

  面向中小学生搭建气象科普舞台。开展“气象小标兵”“小小气象观测员”评选活动,围绕世界气象日主题设置研学、培训等环节,为中小学生提供更加系统的气象知识学习和自身才艺展示的平台。

  将气象防灾减灾知识送到群众身边。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重点开展防灾减灾宣传。到中小学开办气象课堂,到社区、加油站等开展主题讲座,到现代农业园区开展农业气象科普培训,将群众关心的气象知识送到身边、讲解明白。

  加强全媒体渠道的宣传。在北京电视台《气象观天下》栏目播出世界气象日专题节目,通过专家解读、现场直播、科普实验等,引导观众了解气候变化的重要性。加强新媒体渠道推广,参加“第三季抖音达人探气象”活动。

  将气象执法和纪念活动相结合。全市气象部门利用到重点企业执法检查的机会发放宣传图册,宣讲气象法律法规和防雷知识。

  北京市气象局希望以世界气象日纪念活动为契机,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线上+线下”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更好地发挥气象科普在防灾减灾救灾、服务人民美好生活、提升全民科学素养和文化传播工作中的作用,推进北京气象高质量发展。(骆倩雯)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首都之窗”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

已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