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6日,武警北京总队2024年春季入伍新兵抵京,奔赴各自的战斗岗位。(马博文 摄)
青春风华正茂,参军无上光荣。3月16日,北京的几大火车站,“新兵”成为耀眼的主角。
北京市2024年上半年新兵运输工作全面展开,千余名新兵在北京各火车站军人候车室内整装待发,奔赴各自的战斗岗位。同时,从外地来北京入伍的新兵也被接到了军营。
在北京西站候车室里,催人奋进的征兵横幅、海报营造了浓厚氛围。新兵们身着戎装,胸戴红花,精神抖擞,整齐列队,他们将从这里出发,奔赴火热军营,开启新的人生旅程。
据悉,北京市是2024年上半年全国首批组织新兵运输工作的城市,男女兵一同起运,采用铁路和公路相结合的输送方式,多批次将全体新兵输送至全国各地,履行保家卫国的神圣使命。
为做好此次新兵运输工作,北京市征兵办公室会同中部战区某调度中心,科学制定运输计划,严格控制中转次数,始发的新兵最多中转一次就能抵达军营,优化新兵运输流程,与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公司、北京公共交通集团明确分工、密切配合,同城异站中转换乘的新兵都能乘坐专用公交无缝衔接、一站直达,让新兵的旅途全程顺畅、暖心相伴。
此次入伍新兵当中,有一位顶尖级“学霸”——来自清华大学的博士生解平。参军入伍、报效祖国是他一直以来的梦想。解平说,他要深入国防一线,打破技术鸿沟,为实现建军百年奋斗目标贡献首都智慧和力量。
进站口送兵,出站口迎兵。有人从北京出发奔赴外地参军,也有人从四面八方来到北京入伍。下午约4时30分,北京西站多了一抹“迷彩色”,一个个朝气蓬勃的小伙儿大步走出车站。新兵们身着军装,胸戴大红花,身上还披着“一人当兵 全家光荣”的绶带,稍显稚气的脸庞上是掩不住的兴奋。他们来自湖南、广东等地,大多是在读或刚毕业不久的大学生,因为怀揣“当兵梦”,共同踏上了军旅征途。
“18岁就想做的事情,22岁终于做成了!”说话时,吴文祥眼睛里闪着光。这个湖南小伙,不到18岁就曾报名参军,当时因为年龄小只得作罢。大学在读期间,他一直怀揣着当兵的梦想,大学一毕业就立马行动起来。“我是我们家三代里的第一个兵。”吴文祥骄傲地说,男孩子就要勇敢一点。下了火车,看到这么多以后要并肩作战的战友,他觉得以后的生活一定很精彩。
队伍里,还有一位多次报名参军的年轻人。23岁的陈淼,大学期间立志参军,曾3次报名入伍,由于各种原因没能成功。2023年毕业后,他还在军事制造服务行业工作过。2024年,陈淼终于成功入伍,“我觉得读书人不仅要能拿起笔杆子,也要能拿得起枪杆子。”陈淼认为,保家卫国也是年轻人的一份责任,希望通过理论的积累和积极参与实践,多为国家做贡献。
上楼梯时,新兵们或步行上梯或站在扶梯的最右侧。虽然还没开始训练,他们已经以军人的标准要求自己了。出车站的路上,新兵们井然有序地排成一个个小队,紧跟领兵干部,右手拎着统一的行李包。
有个别新兵左手还多了一个小袋子。“这是今天早上妈妈刚煮的50多个鸡蛋,留着分享给战友们。” 23岁的彭彦清性格腼腆,第一次从老家来到北京,他已经有些想家。“就放在心里偷偷想吧。”彭彦清说,自己大一时参加了学校的国防教育实践营,训练中的战友情让他对军营生活深感向往。此次入伍,他希望锻炼好本领,肩负起保家卫国的使命。
乘车入营,营区里的老兵们敲锣打鼓、舞狮舞龙,热情欢迎新战友的到来。接下来的6个月时间,新兵们将在新兵连里开启热血训练。(张悦 代丽丽 白斌 董大伟 张彦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