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保障交通事故危重伤员得到及时救治 道路救助基金今年已帮扶1457人
2023年6月2日,在经开区,一辆电动自行车与摩托车相撞,事故造成摩托车驾驶人李先生胫骨平台骨折、腓骨骨折,病情危急,急需手术治疗。但李先生无力承担住院押金,于是向北京道路救助基金致电求助。
他的电话很快得到了回复——北京道路救助基金紧急与救治医院协调沟通,为伤者开通救助基金救助绿色通道,确保伤者第一时间入院手术治疗。
市公安交管局介绍,道路救助基金是依法筹集用于垫付机动车道路交通事故中受害人人身伤亡的部分或者全部抢救费用以及丧葬费用的社会专项基金,是国家设立的一项民生保障制度。北京市道路救助基金已与全市承接交通事故救治的56家医院形成了工作对接,和其中43家医院签订了四方协议,并先后与100余家单位和社会团体建立救助联动联系机制。在3000余起交通事故中,保障危重伤员得到及时救治,并对其中因事故造成的生活困难家庭进行了帮扶。
仅2023年以来,北京道路救助基金累计已受理救助申请2059起,为1457名交通事故受害人提供救治保障。
道路救助基金可在手机申请
在交通事故处置阶段,北京交管部门将救助基金告知纳入事故办案程序,并在事故责任认定书中附有救助基金公众号二维码。
在救助申请阶段,开通了“道路救助基金公众申请平台”。当事人进入平台填写个人基本信息,即可在指尖完成救助申请,并能实时查看受理状态。
在伤员救治阶段,交管部门建立了交通事故伤员救治体系,确保急救部门在“就近、就急、满足专业需要、兼顾患者及其家属意愿”的原则下,将交通事故伤者及时送至具备创伤救治能力的医疗机构,并在院内开辟了“交通事故伤员救治绿色通道”及“道路救助基金救助绿色通道”。
同时,大力推行交通事故受害人无费用先行救治保障机制在医疗机构实施,实现了伤员在救助基金救助保障下,可在无费用情况下先行得到手术抢救。也就是说,只要救助基金给医院发了垫付通知书,医院就会先行抢救,让伤者在黄金救治期内得到及时治疗。
推进第三方监督机制在案件办理过程中的全程介入,保障救助工作公开、公平、公正开展。(安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