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文明办“大手拉小手 携手传冬奥”传统文化交流活动完美收官

日期:2023-11-21 14:33    来源: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分享:
字号:        

  近日,北京最低气温已跌破冰点,而一段段催人奋进的故事、一声声锵金鸣玉的诵读,让“大手拉小手 携手传冬奥”传统文化交流活动现场所有人心里,“热”了起来。

  斗志昂扬的冰雪往事、深入人心的名篇演绎、朝气蓬勃的歌曲演唱、趣味十足的手工制作……首都文明办通过打造一场可听、可感、可学、可玩儿的“后冬奥”文化展,大力传播冬奥精神,推动冬奥遗产再利用,激励基层群众砥砺前行,携手续写新时代“双奥之城”荣耀。

  在冰与火中淬炼匠心的冬奥制冰师“老首钢”刘博强,通过讲述首钢园区“涅槃重生”的故事,道出他作为曾经的首钢工人实现冬奥梦的热烈记忆,分享自己投入到后冬奥时代中国冰上运动保障工作的现状。他希望用自己的故事告诉大家,冬奥会与各行各业的每个人都息息相关,要时刻保持积极进取、勇敢拼搏的状态,共同传承好北京冬奥精神。

  “我所从事的服装科学领域研究从未像现在这样令人激动和期待过,这份独特的经历让我深切感受到个人成长与国家发展同频共振的使命感,我将用服装讲好中国故事。”作为中国冰雪之夜的“耕耘者”,来自北京服装学院服装科技研究院院长刘莉,现场回忆起与团队共同研发、攻克赛服关键技术难题的奋战时光,深切表达出把个人梦想融入到家国梦中所带来的无与伦比的自豪感,这也正是冰雪盛会所留下的最可贵的精神信仰。

  人们在北京广播电视台主持人李玲的娓娓道来中,重温了那个把马兰花儿童声合唱团送上北京奥运会世界大舞台的邓晓岚,无私奉献的点点滴滴;获悉到很多音乐院校的大学生志愿者已接过邓奶奶春风化雨的接力棒,让马兰歌声更嘹亮。相信孩子们心中的音乐种子,在后冬奥时代仍能拥有生生不息的力量。

  “初心所向,一苇以航,朝着有阳光的地方去寻找希望……”北京广播电视台主持人常晓航全情演绎经典作品《初心》,将冬奥建设者怀揣理想、逐梦前行的精神展现得淋漓尽致。一曲意韵悠扬的《山河星光》,诵唱出当代青年胸怀家国的责任担当。

   蕴含中华书法的会徽“冬梦”、藏着蚕桑丝织的国家速滑馆“冰丝带”、景泰蓝和田玉冰壶……北京冬奥会中从来不乏非遗的身影,其中冬奥印章里的活字印刷,便是冬奥主题与传统文化的亮眼结合,用传统雕版印刷技艺复刻出每一个冬奥项目,用心诠释着传承与创新。当天,主办方特别设置的传统文化手作体验环节备受欢迎,在场观众围坐一团,用一块块文字模具拼出一首首家喻户晓的古诗,探寻活字印刷术的前世今生,感受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对推动现代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作用。

  两个月的时间里,“大手拉小手 携手传冬奥”传统文化交流系列活动,分别走进社区、校园、基层,带领市民一同回顾北京冬奥会赛事精彩瞬间,高质高效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基层民众共享冬奥遗产物质、精神、文化精髓,为冬奥文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路径。目前,北京“后冬奥”时代的创新发展势头正猛,首都文明办将持续推出冬奥主题活动,实现奥运遗产利用最大化,让后冬奥时代的宝贵财富持续赋能我市高质量发展。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首都之窗”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

已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