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全市审计工作会议和全市审计系统工作会议召开后,市局各部门、各单位迅速行动,组织传达会议精神,研究贯彻落实举措。
办公室(宣传处)
一是提高政治站位。认真学习领会全市审计工作会议精神,与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相结合,强化政治机关意识,把旗帜鲜明讲政治作为首要要求,持续锤炼思想、坚定信念,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强化参谋助手意识,紧紧围绕大局、处处服务大局,在公文办理、会议管理、意识形态、财务管理等各项工作中找准工作定位,坚持谋划于早、行动于快,推动行政办公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二是抓好工作落实。深入落实全市审计工作会和局党组的各项工作要求,聚焦审计中心工作,立足于办公室(宣传处)职能,扬优势、补短板,充分发挥“中枢”作用,坚持工作能力专业化、工作落实清单化、工作环节流程化、工作要求标准化,提高协调运转、服务保障、督查督办等工作的有效性、针对性。
三是强化队伍建设。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办公厅工作“五个坚持”的要求,结合“治理能力提升年”工作部署,通过支部学习及实践锻炼等方式,着力培养和提高政治能力、法治能力、服务群众能力、贯彻执行和推动落实能力,提升办文办会办事水平,做好“三服务”工作,打造一支对党忠诚、业务精通、作风过硬的干部队伍。
法规处(审理处)
一是着力确保修法质效。认真学习贯彻全市审计工作会精神和要求,发挥立法引领作用,推动《北京市审计条例》修订完成。加强与市人大、市司法局等立法主管部门以及审计署、区级审计机关、市财政等重点部门的沟通协调,争取各方对修订工作的支持;加强研究论证,吃透《审计法》修订的背景、思路、内容,总结北京审计工作成熟经验、特色做法以及未来发展和实践需求,起草好修正草案,确保修法质效。
二是着力推动全程普法。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全面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要求,制定法治宣传要点,编制普法责任清单,全面落实审计普法工作。通过会前学法、专题宣传教育等形式,加强系统内学法用法。将普法工作与审计工作一同推进,指导审计组向各领域审计监督对象进行普法宣传,力求审计一个单位,普法一批对象。
三是着力加强质量管理。不断总结改进实践中强化质量控制的好做法,规范审计业务流程,严格落实各级质量控制职责,促进审计人员依法履职,提升质量。组织做好全市审计机关优秀审计项目评选,搭建学习交流平台,带动审计人员争创优秀。加强区级审计机关审计业务质量检查和整改跟踪,促进提升审计监督效能。
财政审计处
一是突出政治统领,围绕中心开展工作。站在服务首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高度,围绕加强“四个中心”功能建设,提高“四个服务”水平来谋划、推进财政审计工作。统筹实施好年度审计项目计划,围绕“政治-政策-项目-资金”的主线,研究首都战略功能定位涉及的重点任务、重大项目,确保财政审计工作任务落实落地。
二是强化系统思维,聚焦重点事项做好规划。深刻理解财政审计全覆盖的本质要求,围绕预算资金分配、深化预算管理改革相关要求研究建立财政审计规划。加大对重点事项的审计分析,努力揭示结构性、趋势性、风险性问题。围绕财政政策、资金分配、管理流程研究建立具体任务计划清单,推动“四本预算”在收入、支出、预算管理方面更加规范、高效。
三是聚焦实践问题,不断提升组织效能。发挥财政审计处作为预算执行审计工作领导小组、政策跟踪审计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成员的职能作用,做好项目论证、把控工作,加强审计成果的分析和总结,推动财政审计、部门预算执行审计、政策跟踪审计在重点审计事项上的上下贯通,提升审计质效。
第六派出局
一是提高政治站位,全面学习贯彻会议精神。把学习全市审计工作会议精神与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国审计工作会议精神和市委十三届二次全会精神结合起来,在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上下功夫,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和市委市政府的工作要求上来,把全市审计工作会各项部署转化为工作思路、具体举措和实际行动。
二是聚焦主责主业,完成好各项审计任务。准确把握新时代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职责定位,围绕全市审计工作会提出的重点任务,以“政治—政策—项目—资金”为主线,做实研究型审计,把年度工作要点等工作要求融入审计实施方案,以有力有效的审计监督推动重大决策部署落实落地。加强权力运行监督制约,揭示重大违纪违法问题,充分发挥审计在反腐治乱中的重要作用。
三是切实加强自身建设,全面提升干部素质能力。加强一线实践锻炼,以能查能说能写为培养重点,促进党员干部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提升发现问题和推动解决问题的能力,打造高素质专业化的审计干部队伍。
第十三派出局
一是尚学,即牢记使命担当,学深悟透政治理论成果。全面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做到学思用贯通,切实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工作实际举措。落实支部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按照局党组“治理能力提升年”工作部署要求,加强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炼,有效增强审计人员的政治能力、法治能力、服务群众能力、贯彻执行和推动落实的治理能力。
二是笃行,即坚持知行合一,认真开展审计监督。沿着“政治—政策—项目—资金”的主线,立足经济监督定位、聚焦财政财务收支主责主业开展审计监督。组织开展学习案例交流会、建立科技强审攻关小组,有效锁定问题,实现审计项目横向贯通、纵向穿透、精准实施。
三是拓新,即坚持开拓创新,展现新担当新作为。积极运用数据审计方法对业务数据进行综合分析,探索建立数据分析模型,做实做细研究型审计,探索建立资源环境领域的审计分析导图清单,坚持系统思维和问题导向,精准发现问题、深入分析问题、科学判断问题、有效解决问题,以高质量审计助推首都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