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育结合 多措并举 北京经开区将打造全球医药健康产业亦庄品牌

日期:2022-12-19 15:18    来源:北京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分享:
字号:        

  北京经开区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正迈入发展新阶段,如何加快推进其高质量发展?12月17日,2022北京亦庄创新发布·生物医药高质量发展论坛在线上举行,科技创新局副局长、生物医药工作专班副总干事郭萌表示,经开区将以“引育结合,多措并举”破题,创建具有亦庄特色的全球医药健康产业品牌。

  近年来,北京经开区紧抓北京生物医药健康产业发展机遇,产业规模快速发展壮大,2021年产值占到全市50%以上。截至目前,经开区已聚集起3500余家生物医药企业,形成涵盖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健康产业等领域近乎完整的产业链。不仅有阿斯利康、GE医疗、悦康药业、康龙化成、昭衍新药等龙头企业,还培育出近20家已上市的潜在龙头企业。

  面对新机遇和新挑战,经开区正培育构建“三纵三横”的良性产业生态。据郭萌介绍,聚焦“三纵”,即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培育“三横”,即创新企业、潜力企业、龙头企业。其中,健全产业链,支持区内知名全球领先技术的创新产品研发和生产,实现“小试-中试-产业化”全链条研发生产支撑,加速产品转化上市;加强公共服务和专项支持政策,加速产品投产;支持扩展创新研发产品线,加强产业化基地建设。

  经开区构建起全链条服务体系来破解企业共性问题。为解决中小微生物医药企业在技术信息咨询、开发、试验、推广以及产品研制、设计、检测方面的服务需求,经开区布局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构建“概念验证平台-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打样中心-中试基地”的全链条服务体系,以此来降低企业研发成本,减轻初创企业负担。

  “通过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服务主体的不断增加,目前已经形成了区域性集聚优势。”郭萌说。经开区已形成了以康龙化成、昭衍新药等为代表的国际国内知名服务商,也集聚了像百普赛斯、义翘神州、擎科生物等原料供应领域的技术服务佼佼者。以低成本的公共技术服务促进了国内外中小企业和高端人才的回归,并使其扎根于经开区。

  在全产业链开放方面,经开区积极响应北京市“两区”生物医药领域全产业链开放工作,结合经开区实际服务区内企业,重点参与推动研发用品通关便利化,加大对创新药械研发注册的支持,实施揭榜挂帅打造安全稳定的供应链,支持建立生物医药人才项目离岸基地。其中,建立企业与研发用品进口“白名单”,完善信息化监管、提升进口便利化程度;发放创新服务券,鼓励向区内企业提供专业技术服务;梳理生物医药产业的核心技术和“卡脖子”关键节点,由领军企业作为发榜企业提供技术攻关需求,面向全国征集揭榜单位,形成创新联合体;以离岸基地为核心,建立与世界接轨的柔性引才机制。

  “经开区致力于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生物医药健康产业集聚区。”郭萌说,接下来,经开区将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六大中心”落地为契机,制定实施生物医药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三年行动计划”,构建“1+2”政策支持体系,打造平台化创新研发中心,建立国内要素最完备的细胞基因治疗和高端医疗装备智造两大战略领域产业链。未来,经开区将落地一批优质创新型企业、支持一批共性技术服务平台、吸引一批全球顶尖科学家团队,构建开放创新协同共赢的生物医药健康产业生态。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首都之窗”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

已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