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农民真跟城里人一样了”

日期:2022-05-10 08:59    来源:北京日报

分享:
字号:        

  原标题:“咱农民真跟城里人一样了”

  初春的密云水库,烟波浩渺、水天一色。石城镇水堡子村水源生态保护队队长张阳和往常一样,带领本村的生态保护员来到水库岸边,检查库边围网、捡拾白色垃圾。他们的岗位有个形象的名字,叫作“绿岗”。

  收之桑榆

  失业农民“绿岗”就业

  作为支撑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水源地,密云水库不仅承担着地表水的积蓄任务,还承担着南水北调水源的调配任务。在北京市水源的保护开发利用过程中,密云水库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水源保护的任务很重。为了保护首都的用水安全,密云水库周边全面退耕禁种,导致库区周边大量农民失业,收入降低。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生态保护虽然让周边农民失去了一产岗位,但他们守着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密云区开发了水源生态保护岗,从库区周边上下游各镇选聘“4050”就业困难人员,让他们端上了“生态饭碗”。

  张阳就是这样找到新工作的。今年41岁的她,在从事水源保护工作之前,是一名在家务农的家庭妇女,这个年龄,没有什么一技之长,只能靠干些农活填补家用,一家人生活过的十分拮据。如今,她当上了水源生态保护队长,离家近,有时间照顾家人,工作收入比较稳定,还有五险一金,不仅自己实现了稳定就业,而且还能为保护密云水库水源做出自己的贡献,张阳经常说自己人生进入了新境界。

  目前,密云区700名“4050”就业困难人员走上水源生态保护岗位。这不仅使一批困难家庭、低收入家庭人员实现就业参保,同时也促进了密云水库水源保护工作的健康持续发展。

  非全日制

  家门口上班啥都不耽误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

  生活富裕是乡村振兴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参保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核心内容和关键措施。2021年,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专门研究制定了《关于促进本市农村劳动力就业参保若干措施》,从6个方面提出13条具体举措,全面提高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水平。

  农民告别了土里刨食的传统生产方式,走上了和城里人一样的二产、三产岗位。兜里有了钱不说,更重要的是,老了还能跟城里人一样领上养老金,后半辈子有了依靠,彻底没有了后顾之忧。

  房山区长沟镇北正村的史小玲,因家里孩子小,又有生病需要照顾的老人,不能长期外出打工。为了能有一份保障,她从2017年8月开始在社保所上保险,每月近1600元保险费全部由自己负担,家庭经济负担变重了。2019年,村里给她安排了一份村级水务员的工作,在村内进行日常巡河,及时劝阻烧烤、钓鱼、洗衣服等行为。史小玲家就住在河边,沿河遛娃的工夫,就把工作做了,甚至还能通过家门口的摄像头随时观察河道情况。

  因为是非全日制工作,所以工资不高,每月1100元。2021年10月,房山区也有了非全日制岗位补贴政策,史小玲成了全区第一批试点并享受补贴的农户人员,岗位补贴每月1057.7元。这下,她不但够缴纳社保,还能富余500多元。

  这个季节,北京多大风天气,树枝容易断落阻塞河道。史小玲巡视得更勤了,“这个工作既没耽误我照顾一家老小,还多了一份收入和保障,咱就得十二分认真干起来呀。”

  政府补贴

  农户职工可延缴社保

  谢变平是延庆区永宁镇左所屯村的村民。早在8年前她就从农民变成了职工,在北京耀德堂民康大药房连锁有限公司第二分店做店员。

  2021年11月,谢变平满50周岁了,到了退休年龄。可是她却烦心起来。原来,她只缴纳了8年的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按规定,必须累计缴费满15年才能按月领取养老金。她面前只有两个选择:一是放弃办理职工退休手续,回村领取城乡居民养老待遇;二是自己掏钱,接着缴费,直到缴够15年,享受职工养老保险待遇。

  放弃已缴了8年的职工养老保险,心有不甘。接着缴7年保险,负担有点重。这让谢变平进退两难。

  谢变平没想到的是,她忧心的事情很快有了转机。2021年10月,延庆区出台《关于企业职工继续留用享受社会保险补贴的实施办法(试行)》。像她这种情况,经企业和职工双方协商一致,可以继续留用,企业接着为员工缴纳社保。这可不是“政府请客,企业买单”,而是政府买单——企业可以申请每人每月1420元的社保补贴,相当于政府帮企业掏了社保成本。

  “真心觉得这个政策特别好,给我解决了大难题。50岁了还能继续在岗位上赚工资,单位再给缴5年保险,自己只要补缴2年,到时候就能跟城镇职工一样按月领养老金。咱农民,真跟城里人一样了。”谢变平喜笑颜开,一扫往日的愁容。

  2012年以来,北京市不断加大农村转移就业和就近就业工作力度,将城市化建设地区的农村劳动力,纳入就业失业管理制度,加大鼓励单位招用力度。用人单位在招用农村劳动力的,给予3年社会保险补贴;招用生态涵养区农村劳动力的,给予5年岗位补贴和社会保险补贴。2014年起,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政策向农村延伸,安置的农村就业困难人员,也像城镇职工一样享受各项社保待遇。2018年起,开发环卫、公交、地铁等城市公共服务类岗位,引导生态涵养区农村劳动力进城就业。目前,城市公共服务类岗位在岗农村地区劳动力达到2.06万人。2022年,北京市人力社保部门将助力农村劳动力纳入职工社保体系,帮扶5万名农村劳动力实现就业参保,确保农村“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同时,积极推动本市农村劳动力充分就业、稳定就业,努力保持首都就业局势稳定。(代丽丽)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首都之窗”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

已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