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水务局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把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作为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行动来抓。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下,在市城市管理委具体指导下,我局按照“抓教育、抓配套、抓行业、抓监督”的“四抓”要求,坚持源头、过程、末端,水务行业一起抓,软件硬件一起上,同步推进生活垃圾和行业垃圾分类工作,同步推进局机关与基层一体展开,同步推进闸站所与施工工地平行落实,全覆盖,无死角。确保垃圾分类工作按照时间节点,由点到面、全面启动,推进各阶段目标任务落实落细。拿出“绣花功夫”,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韧劲扎实推进本行业、本系统垃圾分类工作,为全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为守护碧水蓝天“攻坚战”贡献“水务力量”。
市水务局被评为“2020年度市级党政机关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成效显著单位”。
一、垃圾分类工作情况
抓牢组织建设这个前提
局党组高度重视,将生活垃圾分类作为“一把手”工程,成立生活垃圾分类推进工作指挥部,制定《北京市水务局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北京市水务局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规范》,在全市水务行业、水务系统高标准严要求推进垃圾分类工作。
抓牢设施建设这个基础
一年多来,我局共投放容器7000余个,更换容器1500余个,更换新标识5000余个。同时,建立垃圾分类各类清运台账,与专业回收机构签订协议,完善桶站设置及配套设施。全局所有47家局属单位,198处基层闸站所、55个施工工地、12处自管及共管小区全部完成桶站标准化设置。
抓牢宣传教育这个关键
宣传教育形式多样,印发《北京市水务局生活垃圾分类指导手册》及《北京市水务局生活垃圾分类图解指引》、海报等材料15000余份。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培训宣传专题讲座及经验交流会共27次,在水务系统打造样板和标杆单位进行示范引领,北京电视台《北京您早》栏目播出了我局生活垃圾分类宣传片。
抓牢督导检查这个保障
建立起“重点抽查、单位自查、专门核查”的“三查”工作机制开展“拉网式”督导;建立定向联络机制,负责监督检查指导行业和局属单位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定期召开全局生活垃圾分类问题剖析会,指导规范投放,切实保证垃圾分类工作到位、规范标准。
抓牢行业管理这个根本
按照全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统一部署,始终坚持管行业必须管垃圾分类的原则,结合水务工作实际,全过程全链条抓好垃圾分类行业管理,切实推动本行业、本系统生活垃圾分类与源头减量工作。
加强市属水库和南水北调输水、调蓄设施等水利工程管理,确保水源水质安全;强化工程建设行为管理,规范水利工程建筑垃圾的收集、运输、处置;强化水环境管护,将河湖两岸生活垃圾乱扔乱倒纳入河长制检查范围,委托第三方对河湖周边环境进行督查检查。
制定出台《北京市水务局关于做好污水处理与再生水利用有关垃圾分类工作的通知》,重点加强厨余垃圾管理,杜绝将厨余垃圾违法排入排水管网,要求全市餐饮经营单位承诺达标排放。
针对河湖绿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出台专门的工作意见,加强市管河湖水库生活垃圾分类综合管理,组织水管单位严格水面垃圾分类收集运输及处理,探索河湖水草、枯枝落叶等绿化废弃物制作景观小品以及就地堆肥等资源化利用。创新推出西郊雨洪调蓄工程及凉水河亦庄段周边无桶化“无废河段”试点,多渠道开展河湖水库垃圾分类推广宣传。
对全市雨水涵管、雨水口(雨箅子)各类雨水设施集中展开“清管行动”,并会同市爱卫办,将社区雨水口(雨箅子)清掏作为“爱国卫生月”活动的重要工作内容。对清掏出的垃圾、淤泥等污染物严格按照《城镇排水管渠与泵站运行、维护及安全技术规程》规定进行分类。
加强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执法检查工作,市水务综合执法总队重点检查河湖管理范围内、生态清洁小流域范围内,向雨水收集口、雨水管道排放和倾倒垃圾,以及河道湖面垃圾收集处理不规范不及时等行为。
二、下一步工作安排
一是深化宣传教育。紧紧围绕“安全、洁净、生态、优美、为民”水务发展目标,牢牢把握“转观念、抓统筹、补短板、强监管、惠民生”工作思路。开展宣传活动,发挥志愿者的力量,增强意识,养成自觉,形成习惯,让每个水务职工及家庭都了解掌握垃圾分类知识和要求。
二是加强水务行业垃圾分类工作。进一步加强执法力度,完善水务行业相关规章制度。
三是继续推进“无废河段”试点工作。大力推动“垃圾不落地”水系建设,加强巡查检查力度,持续对比垃圾减量情况;加强垃圾分类宣传工作,倡导大家文明游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