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市大兴区黄村镇的新冠病毒防“疫”一线,有20名市残联干部分别下沉到四个村,他们实行集中管理,平时吃住都在大兴驻地,其中有3名女干部的身影成为了一道亮丽的风景,她们坚守前沿,或发挥所长服务残疾人朋友,或开动脑筋开展群众思想工作,或在基层工作中锤炼品格,彰显出残联干部的担当。
残疾人工作者的职业习惯
2月27日,北京市残疾人辅助器具资源中心的彭娜收到“下沉”到村里的通知,她毫不犹豫地报了名。尽管她的孩子刚上四年级,每天上网课,复杂的操作需要大人帮助。公婆年已八旬,身体不好需要照顾。爱人单位防控任务很重,要求全员在岗,一切家里的事都需要她。彭娜在最短的时间里做通了家人工作,教会孩子上网课的基本操作,义无反顾地收拾行囊赶赴大兴。
大兴区黄村镇后辛庄村的防控工作如同精密的机器一样运转,市残联下沉的干部每天像机器中的齿轮,精准地完成着巡查摸排、关口值守、宣传解释等工作。在下沉开展疫情防控工作的日子里,彭娜与村里的工作人员共同进行了制作本村村民出入证,流动菜市、超市防控秩序维护,监测体温,场地消毒等工作。
3月4日,彭娜同往常一样与村里的工作人员一起在流动菜市值守。在采购的人群中,一名坐着电动轮椅缓慢走在路上的老人引起了她的注意。她下意识走上前询问老人的情况。老人是村里的一名残疾人,轮椅已使用多年,老旧破损,早已到了使用年限。从老人含糊不清的表述中,出于残疾人工作者的职业习惯,彭娜的直觉告诉自己老人可能需要帮助。
防控工作之余,彭娜向老人的家人和村里的工作人员进一步了解情况,并在辅具申请信息平台上查询相关信息后,确认老人符合辅具申请条件,可以帮助他申请新的轮椅。彭娜帮助老人进行了轮椅的选型、登记,最终成功为老人完成在线轮椅申请,她还耐心地向老人的家属说明了在线申请后的辅具申购操作流程。面对老人家属的感谢,彭娜报以微笑:我不做这件事,村镇的同志也一样会帮助你们。
近年来,全市残联系统工作者向残疾人朋友主动问需,提供精准服务,每当遇到残疾人都要询问一下他们的需求,这已成为植入残疾人工作者内心的一种职业习惯,彭娜只是其中的一个缩影。疫情防控状态终会结束,但残联人的这种职业习惯却会持续下去。
“我仿佛又回到了军旅生活”
3月6日下午,北京市盲人按摩指导中心下沉干部兰利荣正在村口协助村里工作人员测量入村人员的体温。当记者问兰利荣下沉几天来最深刻的感受时,她兴奋地说:“我感觉自己又回到了军旅生活!”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2月28日上午市残联给我们开了下沉干部动员部署会,当天下午20名干部即刻奔赴大兴区的四个村,开展防疫工作”,这种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让我仿佛又回到了军旅生活,说干就干!这批北京市残联下沉干部当中有不少是军转干部,他们也发挥了军人能吃苦,善于打硬仗的优势。”
说起下沉到村里以来最难忘的一件事,兰利荣说,自己下沉的第二天,遇到一位50多岁的外地大姐入村时受到阻拦。原来这位大姐刚在村里解除了为期14天的自我隔离,为了办理出入证,她一大早急匆匆地赶往单位去开复工证明,由于走得急,忘了作出村登记。她从单位回村的时候,村里的值守人员不让她进村了,因为村里有规定没办理出入证的人,出村活动时间不能多于2小时,而大姐出村时忘了进行登记,无法证明自己的出村时长,村里疫情防控人员管理比较严格,大姐又着急进村,急得满头大汗。这时,在一旁值守的兰利荣向大姐详细询问了情况,她劝大姐不要着急,并提醒大姐把去单位开回来的复工证明给村里看一下,而复工证明是外地返京务工人员办理出入证的主要证明资料。兰利荣又及时提醒村里工作人员对大姐近几天刚刚解除了14天自我隔离的情况进行了核实,村里还找到了大姐一早出村的监控录像。经过多方协调,最终村里为大姐办理了出入证。
这次能代表市残联作为第一批干部下沉,兰利荣十分骄傲,“我们单位的不少女同事听说我要下沉到村里防疫,好几个人给我打来电话,提醒我要做好自身防护,并为我送来了口罩。我当时心里暖暖的。几个女同事说,‘你真勇敢!要不是我孩子小,我也想像你一样奔赴防疫一线!’”
职场新人有收获:基层工作可磨练年轻人意志
26岁的李昭是市残联20名下沉干部当中最年轻的一员。她是一名出生在北京市大兴区的90后姑娘,2018年从加拿大研究生毕业,2019年下半年进入北京市残疾人康复服务指导中心工作。她下沉到宋庄村的主要工作是每天配合村内值守人员登记进出人员和车辆,检查出入证、询问行动轨迹、测量体温等。
李昭坦言,工作不到半年的自己刚到防疫一线的新岗位时,也曾有过焦虑和不安。可是在领队、副领队、组长和其他同事的热心帮助和耐心指导下,自己慢慢地摸索出了与村民和返京入村人员打交道的窍门:“做群众工作要有耐心,要讲求方式方法。”
李昭作为下沉干部最大的收获是:到基层工作能够磨练年轻人的意志品格。“我是家里的独生女,从小到大,这是我第一次到村里来。虽然工作环境很艰苦,但一想到我们在基层防疫的人的辛苦可以控制住疫情的传播和人员的交叉感染,这可以换来‘战疫’的早日胜利,我就觉得自己的工作是值得的。”
北京的春天风大,在村口值守,李昭要穿上最厚的羽绒服。虽然父母心疼李昭到这么艰苦的地方工作,但是对她这次下沉到基层开展疫情防控工作非常支持。李爸爸是一名党员,得知女儿要下沉到村里开展防疫工作之后,鼓励李昭:作为一个中国人,作为北京市残联的一分子,关键时刻,就应该服从组织安排,积极参与疫情防控,为疫情防控做贡献。李昭的母亲,则默默地回到房间,为女儿准备行装。
彭娜、兰利荣、李昭这三朵盛放在防“疫”一线的铿锵玫瑰,为小村庄带去了一道别样的风景,更为残联干部写下了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最美的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