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解读:2020年初五夜间大气扩散条件偏不利 建议减少烟花爆竹燃放

日期:2020-01-29 17:38    来源:北京市生态环境局

分享:
字号:        

  2020年除夕以来,受不利气象条件及烟花爆竹燃放引起的区域污染影响,本市大部分时段PM2.5浓度处于中-重度污染水平。针对除夕以来我市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及未来几天空气质量的预测,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王自发研究员回答了记者提问,对相关研究结果进行了解读。

  问:是什么导致了此次春节期间的空气污染?

  王自发:客观因素是不利气象条件,主观因素还是污染排放。近期影响我国的冷空气总体偏弱,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等地持续大范围静稳、高湿天气,区域空气质量整体较差;北京地区中低空持续偏东、偏南风,地面湿度较大(60%以上)、边界层较低(400m)、逆温较强,大气扩散形势整体偏不利,较为不利的气象条件有利于污染物汇聚及本地积累。例如除夕夜间烟花爆竹燃放短时产生大量污染物,在不利的气象条件下,导致了空气质量迅速恶化,郊区明显高于城区。除夕夜间烟花爆竹有较大关系的氯盐、钾离子、镁离子等组分占PM2.5总量的55%~75%;特别是在非禁放区,初一的污染峰值与前期相比,钾离子浓度增加52倍,镁离子增加33倍,氯离子增加19倍,硫酸盐增加17倍,其污染高值与烟花爆竹燃放直接相关;另外,从除夕至今,和烟花爆竹有较大关系的氯盐、钾离子、镁离子等组分仍占本市PM2.5总量的20%~30%,烟花爆竹燃放排放的污染物在较为不利的气象条件下一直未得到明显的消散。另外,春节期间交通等人为活动造成的排放显著减弱,但工业排放量仍较大。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副主任柴发合研究员的解读表明,春节期间工业活动水平显著下降的主要是铸造、建材、家具、板材加工等轻工业行业,而高污染的钢铁、炼焦、玻璃、耐火材料、化工、制药等重化工行业存在大量不可中断工序,部分企业还承担着协同供暖任务,春节期间仍需要持续生产;同时,燃煤电厂、供热锅炉等要保障社会正常运行和居民采暖需求,仍需持续运行,排放强度与日常相比并没有太大差别;这些企业要保障正常生产,还需要大量的重型载货车提供物料运输,这部分排放量也没有明显下降。

2020年除夕夜间PM2.5中组分变化特征

图1:2020年除夕夜间PM2.5中组分变化特征

  问:今天“破五”,燃放烟花爆竹对空气质量影响大不大?

  王自发:最新预报显示初五夜间大气扩散条件整体偏不利,建议减少烟花爆竹燃放。未来几天,本市继续受弱气压场控制,地面弱南风为主,目前区域的高浓度污染气团持续滞留,在偏南风的作用下易向我市传输。其中,1月29日(初五)夜间,本市地面受均压场影响,风速持续较弱,地面最大湿度将达到80%左右,气象条件总体不利于空气中污染物的扩散。历年初五的大气污染物监测数据显示,"破五"集中燃放烟花爆竹对空气质量有明显影响,夜间全市峰值浓度可达到200微克/立方米以上。在不利的气象条件下,烟花爆竹燃放所排放的高浓度污染物难以扩散,并且将持续较长时间。需要联防联控,减少烟花爆竹燃放,才能缓解目前不利气象条件下的空气污染。

  问:哪天转好?

  王自发:根据最新空气质量预测预报结果,1月30日至1月31日,地面气压场持续较弱,但由于中高层转为偏北风,污染程度较前期有所降低,空气质量以轻度污染水平为主;2月1日,冷空气加强,空气质量进一步好转至优良水平。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首都之窗”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

已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