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由北京市园林绿化局联合北京广播电视台、中国音乐学院、丰台区人民政府等单位共同举办的“京华飞羽·2025北京森林百鸟音乐会”在丰台区莲花池公园奏响。音乐会以器乐演奏、歌曲演唱、口技、舞蹈等多元艺术形式展现着鸟之美、鸟之韵、鸟之趣、鸟之情。
现场,《在水一方》《春晖里的锦鸡翎》《V蓝北京》等节目相继上演。其中,原创乐曲《山水》以二胡、琵琶携提琴等乐器交织共鸣,展现了清晨溪谷间万物复苏的灵动场景,初啼的鸟鸣迎着朝阳打破山谷的静谧,万千声鸣叫如碎锦般铺展开来,呈现了一幅充满自然意趣的诗意画卷。在花园城市中奏响万物和谐天籁,生动演绎着生物多样性魅力城市的诗意栖居,也拉开了“京华飞羽”观鸟季的帷幕。
北京市园林绿化局野生动植物和湿地保护处副处长郭杨介绍道:“我们积极打造‘花园四季·京华飞羽’品牌,北京森林百鸟音乐会就是‘京华飞羽’品牌活动之一,目前已连续举办两届,今年的艺术形式更加丰富。在古代,我国有很多以自然为元素的乐曲,比如《高山流水》,充分证明了鸟类、森林、音乐有着紧密的联系,我们希望以音乐的形式向广大市民宣传野生动植物保护的重要性,与市民一起携手共建花园城市和生物多样性之都,共同维护首都的生态环境。”
北京地区处于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通道,是候鸟迁徙通道上一个重要的节点,目前正处于候鸟迁飞的重要季节。2025年全市记录到的陆生野生动物已达620种,较2024年612种新增8种,均为鸟类。黑鹳、褐马鸡等“国宝级”物种野外种群持续增长。北京市园林绿化局、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中共北京市委政法委等18部门已联合印发文件,开展北京市保护鸟类活动和打击非法捕猎贩卖鸟类专项行动,将持续加大力度保护鸟类等野生动物。
近年来,随着造林绿化、生态修复、湿地恢复等工作不断推进,北京全市森林覆盖率已经达到44.95%。总面积3680平方公里的79处自然保护地串联成网,编织成一张覆盖京华大地的“生命共同体”网络。同时,北京还在城市公园、林地绿地等区域内,通过保留枯木落叶、恢复乡土植被、搭建本杰士堆和昆虫旅馆、悬挂人工鸟巢、改造小微湿地等措施,建成自然带558处,为松鼠、鸟类等城市中的野生动物留下栖息繁衍空间。北京已获评全球“生物多样性魅力城市”。作为首都市民的绿色家园、野生动植物的生态乐园,首都北京正在向“生物多样性之都”大步迈进。
“近年来,丰台区持续建设生物多样性友好型城区,累计监测收录鸟类283种,众多国家及市级重点保护物种亮相丰台。永定河畔的崖沙燕再一次‘返乡生娃’,红隼与居民共住一个‘家’。”丰台区园林绿化局党组书记、局长孔媛媛介绍道,“连续两年举办生态治理(南森)大会,搭台聚智,首都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院、候鸟迁飞通道国际科教联盟等一批成果在丰台成立、落地。”
此外,丰台区还发布了“观鸟地图”,以莲花池公园、北京园博园等为核心,科学规划4条线路、17处点位,让市民群众在家门口就能欣赏“鸟圈顶流”。目前,丰台区正在南苑森林湿地公园加快建设3307亩的生物多样性示范区,未来将成为中心城区物种最丰富的区域,在花园城市建设中,将更加注重提升生态系统连通性,构建“山水林田湖草”全要素生物栖息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