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见字如面·对话全球青少年”交流活动启动仪式在北京市西城外国语学校拉开序幕。活动由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主办,北京市国际教育交流中心和区教委共同承办。
活动现场,法国学生雨果手持亲手书写的“福”字,向同伴们兴奋解释:“我懂一点中文,它象征好运和幸福!”在他身旁,同龄人们正专注挑选印有长城、故宫的邮票,以火漆封印信件,沉浸于中国书信文化的仪式感中。
法国学生马可柔对校园赞不绝口:“这里开阔美丽,虽然我们来自不同国度,但都拥有开放包容的精神。”她已与中国笔友约定,未来将通过书信分享人生轨迹。这场由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发起、覆盖全市数万中小学生的“见字如面”品牌活动,首次将对话舞台延伸至国际,让“纸短情长”的传统智慧焕发新声。
活动当日,西城外国语学校与法国法兰克布尔乔亚-拉萨尔学校正式缔结友好合作。西城外国语学校校长范雪梅在致辞中强调:“真正的成长需兼具文化自信与拥抱世界的胸怀。”法国校长克里斯汀·让科拉斯回应道:“这项合作承载着我们对学术卓越与国际开放的共同追求,它将巴黎与北京青年的未来紧密相连。”
两校育人理念的高度契合成为合作基石。法国学生Clara发现两校校训存在精神共鸣;西城外国语学校教师李娜则阐释了培养“阳光姑娘,潇洒男孩”的教育目标——塑造兼具开放胸襟与文化理解力的新时代青年。
启动仪式上,中法学生代表共启象征友谊的“未来邮筒”。中国学生刘添宁分享书信带来的成长感悟,法国学生卫桑、兰馨用双语讲述跨文化理解的温暖体验。艺术展演环节更见证深度交融:法语歌曲《眺望你的路途》与中文歌曲《一路生花》同台唱响,中国舞蹈《鼓声响起的地方》赢得满场掌声。
该校学生张鹤同的经历印证交流价值:“作为空竹非遗传承者,我在向外宾展示技艺时,既为家乡自豪,也深化了对传统的认知。”目前学校已与全球多国建立合作,近十年接待十余国教育代表团,为师生铺设通往世界的桥梁。
“见字如面”活动源于北京市中小学生自发倡议,历经“对话故宫”“对话冬奥”等主题淬炼,累计促成数万封手写书信。西城外国语学校副校长黄健说:“文字的温度催生思想碰撞,师生在交流中共成长。”作为全国37所外国语名校之一,该校以外语教育为特色,开设英、法、西等五门语言课程,持续拓展海外学习通道。
这场跨越山海的对话证明:纵使语言有别,真诚与梦想终能穿透疆界,汇聚成人类共同未来的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