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0余块石刻佛教典籍、23000卷明代纸经、7000余块清代木经版,云居寺的“三绝四宝”正从房山走向全国,走向世界。近日,在重庆举行的京津冀携手川渝地区文旅推介会上,北京房山云居寺作为区级龙头景区精彩亮相,向成渝地区观众展示其跨越千年的文化魅力。
这座始建于隋末唐初的古刹,以1400余年的刻经历史、15000余块石刻佛教典籍,以及2025年入选“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的荣耀,成为推介会上备受瞩目的文化焦点。
云居寺的文物遗存体系庞大,由石经、纸经、木经构成“云居三绝”,“四宝”则包括唐辽古塔、明代紫铜大佛、康熙铜钟与佛祖舍利。
石经历经风雨仍字迹清晰,展现了中国古代雕刻工艺与佛典流传的独特路径。云居寺收录的1122部佛教典籍版本价值极高,其中有最早的《心经》版本、唐玄宗御注《金刚经》完本,以及蕴含医药养生文化的经典。
云居寺还保存着23000余卷明代纸经,其中包含南藏、北藏、藏文经卷、单刻佛经、手抄经卷、舌血真经等。7000余块清代龙藏木经版则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后一次由皇室下令刊刻的佛教典籍丛书,代表了中国雕版印刷技艺的巅峰。
云居寺不仅注重文物保护,也积极开展成果展示和学术利用。“中华文化奇迹——北京房山云居寺历史文化展”走进故宫博物院;云居寺历史文化展在北京皇城艺术馆开放,本次展览突破性地实现了云居寺珍贵文物的 “首次外展集群亮相”,其中近半数文物为建馆以来首次走出云居寺对外展出。
2025年6月,房山石经成功入选第六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这意味着千年石经从地方遗产走向世界舞台。三个多月来,中央和地方媒体、互联网平台、自媒体达人等纷纷赴云居寺调研采风,各类文化作品线上点击量近1亿5千万次,到访云居寺的各界游客和学者人数达到2024年同期的2倍。
云居寺不仅是房山的文化标识,更是世界的文明瑰宝;不仅镌刻着过往的千年辉煌,更在创新传承中焕发当代新生。未来,云居寺计划打造一座集文物存储、保护研究、修复展示、国际交流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让更多人得以走近这份珍贵的文明遗产,触摸它的前世印记,见证它的今生璀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