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涌动,势起向新。近日,朝阳区上半年金融数据出炉。从朝阳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金融工作事务中心获悉,1-6月全区金融业实现增加值877.1亿元,同比增长14.1%,占全区GDP的18.98%,占全市金融业增加值的20.1%,增速领先全市6个百分点,支柱地位更加凸显,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吸引20余家金融机构落户
朝阳区金融业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保持优质机构聚集态势。2025年上半年,朝阳区不断优化金融业生态环境,吸引北京宸信征信、东方财富证券北京分公司等20余家金融机构落户,推动东风汽车金融、中信消费金融、中信保诚人寿等完成注册资本增资,头部机构加速聚集,金融业生态持续完善。
上半年,朝阳区制定完善并推动落实金融业产业政策及人才服务机制,进一步树立金融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导向,狠抓重点项目落地,已为40余家金融机构兑现人才支持政策,落实“服务包”工作机制,精准对接办结企业诉求30余项,助力企业经营发展。
在特色服务方面,上半年,朝阳区创新探索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新路径,“朝好融”工程影响力进一步提升。持续加强金融领域政策服务的宣传推广,深化协同联动,依托“税务小哥”直播平台,联合街乡、重点园区、楼宇、驻区金融机构建立常态化融资对接机制,发挥财税、金融、产业协同联动作用,构建梯度化金融服务体系,举办“电子信息”“生物与新医药”等专场银企对接活动7场,累计触达科技类企业2000余家,服务实体经济效能不断提升。
朝阳区修订《朝阳区小微企业融资风险补偿方案》,扩大风险补偿范围及资金规模、调整补偿比例,落实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工作要求,积极开展企业走访,从供需两端发力,引导各金融机构优化审批流程,累计对接小微企业超3000家,已向金融机构推送1.1万余户企业清单,其中1万余家已获授信。
新增上市企业数领跑全市
2025年以来,朝阳区金融业激发创新动能,资本市场体系不断健全。朝阳区纵深开展(拟)上市企业服务,全力推进企业上市挂牌,目前全区累计上市企业146家次,位居全市第二,2025年以来新增上市企业4家,居全市首位。联合深交所、中信证券、朝科创基金、范式基金和梅花创投等机构,探索企业并购发展新趋势,为上市培育期企业提供一对一专项辅导,结合企业实际情况提供定制化服务。
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区金融工作事务中心深入调研,梳理重点机构台账,聚焦基金领域试点创新,高效推进殷拓(北京)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设立QDLP试点基金进度,穆巴达拉QFLP试点基金项目成功落地。
上半年,朝阳区扎实推进金融领域创新与支付便利化改革,金融业开放能级逐步扩大。持续深化改革创新,实现全市5000多家市级重点商户安装外卡POS机,商户数全市第一,覆盖率全面提升。聚焦“三链”产品创新,朝阳深挖科技型企业融资痛点,针对性推出交银“火炬贷”、北京银行“剧影e贷”、浦发银行“科技人才贷”等特色产品。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围绕绿色金融方向发挥金融支持作用,兴业银行、江苏银行、农业银行相继推出“碳资产质押贷款”“园区绿色升级贷”“绿色存款”等创新绿色产品,针对不同应用场景提供个性化服务。
深化金融改革向新行
下一步,朝阳区将加大金融机构走访力度,强化产业政策、人才政策的宣传落实,依托“服务包”工作机制,切实增强驻区企业发展信心,全力提升全区优化营商环境金融指标整体水平,同时聚焦国际金融发展态势,吸引更多重点机构、全国首家、全市首家落地朝阳。
朝阳区还将在促进金融科技创新、资本跨境流动便利化、拓展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等方面积极探索,推动跨境结算和投融资便利化试点政策落地见效。强化上市培育力度,扩大企业上市培育覆盖面,多维度梳理拟上市企业底数,精准确定梯度培育对象。充分发挥我区“首都国际金融主聚集区”优势,进一步吸引优质私募机构投资我区企业,推动更多境外投资机构在我区设立在华分支,加大投资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