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五月文体娱乐业收入同比增长超百分之二十 通州文商旅体农产业增速全市领先

日期:2025-08-08 15:38    来源:通州区人民政府

分享:
字号:        

  2025年以来,通州区创新组建“运河上的通州”文商旅体农共创联盟,大力推动“文商旅体农+”产业融合创新实践,助力城市副中心大文旅发展格局加速成形。据通州区统计局数据显示,2025年1—5月,全区文体娱乐业收入同比增长23.5%,增速位列全市第二,产业带动效应显著。

  产业数据的亮眼增长,离不开精准有效的政策支撑。通州区已密集出台一系列专项政策,为文商旅体农产业融合发展注入强劲动力。2025年3月,区文化和旅游局发布《北京城市副中心促进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细则(修订版)》,明确对举办文旅节庆活动、打造特色文旅消费场景、建设新型文化空间、运营有影响力的体育赛事等项目,给予最高200万元的资金支持。

  在“2025北京城市副中心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大会”上,通州区重磅推出文商旅体农融合发展政策包,通过政策叠加释放聚合效应,以“真金白银”的硬核支持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持续优化城市副中心营商环境,为市场主体注入发展信心。

  通州区着力打造“运河上的通州”文旅IP,通过丰富多元的特色活动激活消费市场。漷县镇举办的“潮运东方国色芳华”运河牡丹文化周,累计吸引游客17.8万人次,园区创收35.14万元,有效带动镇域餐饮、农业园区等关联产业联动发展。“五一”假期期间,该镇圆梦园、绿蜻蜓等10家采摘园实现营收10.6万元,多家重点餐饮企业日均客流量突破百人。

  创新推出的“运河大集”涵盖7个乡镇的8个市集点位,形成“节庆有盛会,日常有常态”的鲜活消费生态,浓郁的市井烟火气吸引众多市民驻足。与此同时,大运河文化推广活动中的光影秀、水上摄影展等沉浸式体验项目广受好评,“运河有戏”演出季已陆续呈现1600余场精彩演出,让市民在家门口尽享文化盛宴。

  依水而生、因河而兴的通州区,正持续做优做强水岸经济文章。春季启航的大运河游船项目,精心设计多条日航及夜航观光线路,让游客从水上视角直观感受城市副中心的发展巨变。

  位于东关大桥与玉带河大桥之间的运河西岸项目已逐步开放运营,在约1.3公里的岸线范围内,错落分布着17个商业驿站、两处滨水大台阶、多组公共艺术装置及一个户外NBA标准篮球场。北京大运河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通过引入餐饮、文创、潮玩等活力业态,成功将其打造为集亲水体验、体育休闲、文旅消费于一体的时尚新地标。

  借助北京博物馆季契机,通州区精心策划“运河上的通州”文博季活动,全面激活文化消费市场。活动期间,全区144个文博空间实现全面开放运营,包括21个特色博物馆及类博物馆、41个村史馆、37个非遗工坊、30个文化园区和文化空间、15个美术馆和艺术馆。其中,升级改造后的通州区博物馆焕新开馆,展品数量实现翻倍;北京大运河博物馆推出“中华文明起源系列展”之“看·见殷商”特展,带领观众探寻3500年前的殷商文明密码。

  如今,“运河上的通州”文商旅体农共创联盟已成为推动区域产业升级与消费提质的重要引擎。未来,联盟将持续服务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助力打造国际文化旅游目的地,推动副中心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相关推荐

图集推荐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首都之窗”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

已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