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遇上高科技 来海淀开启全新文博之旅

日期:2025-05-16 15:55    来源:海淀区人民政府

分享:
字号:        

  本周日将迎来第49个国际博物馆日。5月15日下午,从北京博物馆季新闻发布会上获悉,首届北京博物馆季将于5月18日至10月8日举办,其中特别设置6月“科技月”专题活动,由海淀区与石景山区联合承办,将通过“博物馆+科技”的创新融合,让市民在全新文博之旅中体验“玩得转的科技,摸得到的历史”。

  科技赋能 让文物“活”起来

  据介绍,海淀区作为北京市的文物大区和科技强区,拥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海淀区内现存329处不可移动文物,35家博物馆,文化底蕴深厚。同时,海淀区内92家全国重点实验室、近万家高新技术企业构建起全国领先的科技创新生态,人工智能算力平台、区块链实验平台等新型基础设施不断涌现,为文化数字化转型筑牢了坚实根基。

  此次“科技月”中,海淀区精心筹备了以“跨界、AI创、光影、科探”为主题的四大系列活动。

  其中,“跨界·博物馆”市集将于6月前两周在三山五园文化艺术中心和海淀公园举办。市集汇聚了博物馆、相关高校和企业在博物馆科技应用方面的创意与创新成果,公众可通过展示和互动,沉浸式感受文博科技的独特魅力。

  “AI创·博物馆”系列活动将在6月上旬举行,将组织科技专家和博物馆馆长走进海淀区中小学、高校、园区、社区,围绕“AI数字艺术”“科技赋能文化”“创新型博物馆”等主题开展宣讲。同时,面向海淀区中小学征集人工智能、“文化+科技”数字艺术作品,其中优秀作品将在“文博科技融合发展峰会”现场展示。一位参与活动筹备的教师表示:“这个活动不仅能激发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更能培养他们的科技创新能力。”

  特别令人期待的是“光影·博物馆”露天放映活动。6月第四周,三山五园文化艺术中心将变身露天影院,放映博物馆相关题材影片和纪录片,展示前沿AIGC影片创意风采和数字三山五园复原最新成果,同步开展影片征集。此外,利用灯光、投影等技术打造的Mapping光影表演,也将在博物馆建筑外立面呈现,带来科技与文化碰撞的视觉震撼。

  贯穿整个6月的“科探·博物馆”活动将带领市民深度探索海淀丰富的文博资源。海淀区域内各博物馆将结合自身馆藏特色,围绕科技主题开展丰富活动。此外,还将发布“科探体验行”主题线路,以“科技探索”为核心,串联圆明园博物馆、国家典籍博物馆、三山五园文化艺术中心、中关村村史馆等特色场馆,全方位展示海淀区科技创新在博物馆领域的智能科技应用场景。

  创新融合 构建文博发展新生态

  科技月期间,海淀区将推出一系列市区联动活动,促进科技企业与文化机构的交流合作。

  6月第一周将举办“科技企业参访博物馆”活动,组织科技企业代表走进博物馆,深入了解文物保护、展览展示等方面的技术需求,为后续合作奠定基础。第二周将开展“博物馆参访科技企业”活动,北京地区博物馆行业代表将实地考察海淀重点科技企业,亲身体验前沿科技的开发及应用现状,探索“文博+科技”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径。

  第三周的“博物馆科技融合圆桌对话”是本次科技月的核心亮点。近百位来自科技企业、博物馆、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家将齐聚三山五园文化艺术中心,围绕数字展览、文物修复、博物馆教育等议题展开深入研讨。

  科技月最后一周将举办科技成果路演,围绕博物馆科技成果转化,邀请文博科技企业进行技术推介路演、展示,推进项目合作与签约。

  据了解,在2025北京博物馆季,海淀区还围绕古都文化、红色文化、中关村科技创新文化精心打造三条博物馆主题游径,诚邀社会各界走进海淀、走进博物馆,在触摸历史中感受科技温度,在玩转科技中传承文化基因。

相关推荐

图集推荐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首都之窗”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

已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