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普法宣传、法治故事宣讲、法治文艺演出……在12月4日国家宪法日和2024年“宪法宣传周”到来之际,东城区广泛组织开展“我(们)的法治故事”宣讲暨法治文艺展演等活动。这是东城区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简称“八五”普法)的又一生动事例。
同时,因在全国“八五”普法中期表现突出,东城区1个单位、2名个人受到司法部、全国普法办通报表扬。
表现突出单位
北京市东城区司法局
表现突出个人
冯晓光 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法院立案庭(诉讼服务中心)副庭长
王京媛(女) 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检察院机关党委委员、四级高级检察官
从区司法局了解到,自2021年开展“八五”普法以来,东城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引领,以普法责任制为抓手,广泛宣传宪法和国家法律法规,大力传播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深入推进基层依法治理,为建设法治东城奠定了坚实基础。
广泛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区司法局连续三年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法治深壹度》栏目联合制作《原来宪法这么好听》节目。邀请法学专家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贴近群众讲好宪法故事、弘扬宪法精神。全区累计开展500余场各类宪法宣传活动,进一步扩大宣传覆盖面。
通过主题普法活动突出宣传重点法律法规,东城区连续三年组织开展“美好生活 民法典相伴”集中宣传活动,发放民法典书籍1000余册,折页12万份。选派法官录制北京广播电视台《民法典通解通读》节目10期。创作“小明的糟心事”民法典系列普法故事,在社区、企业单位进行巡讲。
东城区在全市首家开展“现场述法”,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压紧压实。区政府及各部门负责人出庭应诉实现常态化。持续推进法治副校长规范化建设,教育系统160个有生单位已实现法治副校长全覆盖,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1100余次。组织专业法律服务团队为企业开展“法治体检”和“菜单式”法律服务,搭建多层次法律服务工作体系。
实时普法提升基层依法治理水平。东城区深化“以案释法”活动,将普法宣传贯穿案件办理过程、融入法律服务过程、融入司法审判过程,落实法官、检察官、行政复议人员、行政执法人员、律师“以案释法”制度。东城区人民法院在各街道设立“普法驿站”,定期开展法治课堂活动;在中国庭审公开网对案件进行视频直播,让庭审现场成为鲜活的普法教材;开展“京法巡回讲堂”、录制网络公开课,向社会发布典型案例。区检察院组织开展“十进百家,千人普法”宣传活动;利用“正阳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平台,邀请师生走进东城检察院,沉浸式体验法治氛围。
强化基层“两委”干部学法用法工作,实施社区法治带头人培育工程,推动运用法律手段解决基层治理问题。深入开展“民主法治示范社区”创建活动,实现了17个街道每个街道建成一个市级民主法治示范社区的目标,其中前门街道草厂社区被评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社区”。充分发挥村居法律顾问作用,定期深入社区开展法治讲座、法律咨询、现场调解等活动,使居民的用法守法意识进一步提高。
下一步,东城区将进一步完善普法责任制清单,强化普法责任制履职评议制度,健全履职评议指标体系,定期开展履职评议活动。按照“全国守法普法示范区”指标要求,督促各部门扎实履行普法责任,做到普法工作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在继续发挥好传统宣传模式的同时,遵循现代传播规律,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线上线下相互交接,实现法治宣传教育公共数据资源开放和共享,提高法治传播影响力。通过创建一批法治文化建设示范基地,继续发掘和培树典型,强化宣传效果,打造东城普法工作品牌,为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