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谷区:倍儿接地气~大学生的暑期社会实践做……

日期:2024-07-15 16:15    来源:平谷区人民政府

分享:
字号:        

  七月的平谷骄阳似火,来自各大高校的千名有志青年走出校门,踏进乡村,深入农业中关村,把思政课搬到了平谷大地上。他们主动融入高大尚平谷,不仅用力体验农事农活、用心品味农耕文化、用情感受和美乡村,还俯下身子、沉下心来,说“乡土话”,沾“泥土气”,练就过硬本领。他们主动将所学的专业知识、创新思维及先进理念融入乡村振兴事业之中,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变美贡献着自己的青春力量。

  7月13日,各乡镇街道组织大学生们再次开展公益助农直播活动,让我们一起看看他们的精彩表现吧。

  滨河街道

  滨河街道开展“千人百村”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公益直播活动。来自北京体育大学和中国矿业大学的实践团队,充分利用所在社区资源,结合团队特点与人员优势,开展生动有趣的直播活动,讲述社区故事,传递正能量,为平谷区的全面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北京体育大学“滨河健行者”小队通过深入社区日常工作、走访群众居民,从“服务者”和“被服务者”双重角度感受和体验优质普惠的“嵌入式”服务,做好材料搜集与脚本撰写工作。直播过程中,两名主播依托金谷东园社区紫贵庄园养老助餐点和地下综合性活动中心两大突出成果,对社区网格化管理和立体式党群服务中心环境设施进行介绍,不仅展示了滨河街道在养老服务和文化传承方面的积极探索,也体现了大学生们对社区发展的深入思考与贡献。助播同学充分运用镜头语言,展现养老助餐点后厨与餐厅环境,直观呈现老年人在家门口吃上“暖心饭”的幸福“食”光的画面,适时抓住设施的便民功能与服务细节,与观众进行热情互动,直播间内氛围热烈,点赞量达4.1万。

  而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的“青春红色筑梦,助力乡村振兴”实践小队来到叫响金街平谷古玩收藏商会,透过各类艺术藏品,展现平谷地区丰富的文化底蕴和历史见证。商会会长与大学生一道细数古玩的背景、历史及其文化含义,五十分钟内累计观看人次340人,点赞量1.2万。直播为古玩收藏的展览展示、传统文化的宣传推介开辟了新窗口,也为推动非公党组织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提供新平台。

  两支队伍在直播中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展现社区特色,为宣传高大尚平谷挥洒辛勤的汗水,贡献了青春力量。未来,滨河街道“千人百村”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将继续开展特色鲜明的直播活动,通过社区民生、人文景观、物产品类等小切口,展现滨河街道“1+3+N”路径实施成果,为平谷高质量发展贡献宣传力量。

  刘家店镇

  刘家店镇组织来自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北京农学院和北京财贸职业学院的“千人百村”暑期社会实践大学生们,开展公益助农直播活动。

  通过近半个月的实践走访,深入了解果农的困境与需求,积极发挥自身优势,用直播带货的方式助力大桃销售。他们化身“主播”,用生动有趣的话术,介绍“丫髻福桃”的特点和优势,推介刘家店镇“丫髻福桃”,推动助农增收。从大桃的个头儿、色泽、口感,到施用“生态桥”有机肥和地下水灌溉,他们尽可能地向粉丝们展示着刘家店镇大桃的“与众不同”。积极与网友们互动,不时地向大家进行即兴表演,吸引了大量网友们的关注和点赞,大大激发了网友的购买欲望,观看人数持续攀升,订单量也不断增加。来自北京农学院和北京财贸职业学院的学生则到工人体育场现场进行大桃售卖。

  大兴庄镇

  大兴庄镇6个大学生社会实践小队的同学们经历了前期周密的策划与筹备,再次启航,第二场直播助农如约而至。

  6个直播间同步直播,成员们汲取了上次直播的经验,进一步优化直播策略,对直播的背景板、串词、产品介绍等进行改进。他们热情不减,用生动的语言向观众讲述鲜食玉米的独特品质及营养价值,以现场试吃的形式,更加直观地展示鲜食玉米脆甜可口的品质。他们还增加创意环节吸引网友停留,首都师范大学大学生们讲述玉米浑身都是宝、玉米须的养生作用;北京电影学院的大学生们通过趣味互动游戏、成员顺序出镜的方式给直播间带来新鲜感;北京建筑大学通过成员唱响经典歌曲、串场互相助播等环节,以青春洋溢的姿态展现了当代大学生对助农事业的热情与活力。

  6个实践团直播共计6小时,吸引超3000多人进入直播间,点赞量达14326。实践团队的成员们纷纷表示,未来将继续探索更多创新举措,发挥所学所长,让青春热情在乡村这片沃土中播撒智慧种子,携手共绘乡村振兴的壮丽画卷。

  东高村镇

  东高村镇组织13支大学生实践团队50余名大学生,开展第二场村播助农公益活动,助农直播快速传播并吸引约8000人观看。

  大学生实践团队认真复盘上次村播助农公益活动的经验,做足功课,提前深入田间地头,了解农产品的种植、生长、采摘等细节,以及产品的特点和优势。同时,镇政府联系中国乐谷·村播学院总部基地的老师向他们传授如何制作直播脚本、设计直播场景等直播技巧。直播现场,大学生们通过生动有趣的语言、现场试吃、互动问答、才艺展示等方式向观众介绍农产品的优势和特点。屏幕前,观众不仅被优质农产品的独特魅力所吸引,更被大学生们公益助农的真挚和热诚所打动。13个实践小队50余名新手主播,分成2组接力直播13场,7小时成交145单,获赞21.9万次。

  中国音乐学院一起上村晚实践队介绍,“为呈现出最好的直播效果,我们团队专门策划制定了销售策略,充分发挥各自特长,设计多个才艺环节,把直播间观众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与我们互动,并将我们专业特长融入公益直播,以我们的青春力量带动农民增收。”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首都之窗”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

已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