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9日,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广州赛区执委会志愿者部副部长、团广州市委副书记杨翊翀一行来到石景山区参访调研。北京市志愿服务指导中心副主任王欣,团北京市石景山区委书记于勇、副书记陈丽健,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委员会副书记伊然等人陪同调研。
座谈会上,王欣对团广州市委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从全市志愿服务总体概况、市级志愿服务组织建设情况、新时代首都志愿服务“志愿+”项目体系、新时代首都志愿服务工作着力点四个方面介绍了北京市志愿服务工作情况。她指出,未来北京共青团将持续聚焦志愿服务组织体系建设,一是要发挥头雁效应,紧贴“七有”“五性”和群众需求,进一步加强志愿服务顶层设计。二是要实现技术赋能,提升“志愿北京”信息平台功能性,创新项目发布形式。三是要加强学术引领,建立志愿服务长效发展机制,进一步增强项目体系化建设的可操作性和时效性。四是要聚焦专业发展,总结专业志愿服务组织和队伍的可行经验,推进“志愿+”项目体系的高质量创新发展。
杨翊翀对团北京市委、团北京市石景山区委的支持表示感谢。他指出,此次调研交流,为做好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志愿服务组织工作提供了难得的学习机会。团广州市委将以此次调研为契机,深入学习了解大型赛会志愿服务组织管理先进经验,不断创新志愿服务活动形式和内容,同步谋划冬奥城市志愿者遗产成果转化工作,扎实推进志愿服务高质量发展。
于勇介绍了石景山区冬奥城市志愿服务组织的运行机制和典型做法。一是加强谋划布局,完善工作体系,重点建设城市志愿服务站点,成立石景山区冬奥城市志愿者指挥部,压实管理责任、优化管理体系。二是抓牢队伍建设、加强培训练兵,开展志愿拓展培训,借助服贸会等重大活动强化实战演练,培树专业志愿服务模范典型。三是培育冬奥品牌、打造志愿服务亮点,开展系列主题活动,注重社会效能促进基层治理,建立规范化、体系化志愿服务范式。四是强化宣传推介、营造浓厚氛围,打造“青春美景”志愿服务品牌、培育“冬奥志愿家庭”、设计“美景”标识,建设创新性、品牌化志愿服务组织。
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广州赛区执委会志愿者部成员、广州市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副主任吴帆介绍了广州市志愿服务工作情况。他表示,北京冬奥会志愿组织管理和运营模式为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志愿服务组织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益借鉴。未来将会结合本次调研收获,进一步优化志愿服务体系,打造专业化、精品化、特色化的大型赛会志愿服务项目。
交流讨论环节,伊然分享了大型赛会高校志愿服务工作经验。冬奥会青年志愿者代表朱霄、刘玥含分享了冬奥会志愿服务期间的实践体悟和成长收获。
调研团一行赴首钢三高炉志愿服务站、冬奥社区文化建设广场志愿服务站,深入了解冬奥志愿服务站点及现有志愿服务站点的管理模式及冬奥志愿成果转化情况。
下一步,石景山团区委、区青年志愿者协会将持续做好志愿服务成果转化工作,不断总结和梳理服务保障冬奥的经验和成效,使之成为可迁移、可传承的范式文本。聚焦完善志愿服务制度和工作体系,打响“青春美景”志愿服务品牌,引导志愿者立足新时代,展现新作为,以实际行动擦亮“双奥之区”志愿服务“金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