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西城区委组织部、区委宣传部、区委社会工作部、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联合指导,北京广播电视台、区委宣传部、区总工会共同出品的广播剧《西城小哥》在北京文艺广播FM87.6、学习强国、央视网、中国网、听听FM等数十个平台全媒体展播,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据悉,《西城小哥》广播剧共三集,每集30分钟。该剧立足推动新业态、新就业群体融入首都超大城市治理新格局,紧扣快递、外卖等新就业群体助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这条主线,以“西城小哥”品牌故事为原型,通过真实事迹的艺术加工,生动再现了区内某快递网点陶朗、孟章、晓宇等快递员与梁大爷、鲍珊、王阿姨等居民由收发快递引发的一系列动人故事,用情感力量打通基层民众生活,让当下观众产生情感共鸣。
“《西城小哥》广播剧的制作团队在剧本创作和声音制作上下足了功夫。”该广播剧导演王锐表示,自己在读完剧本后深受感染,感受到了小哥那种和居民们“人心换人心”的真诚和温暖。
“我们在采风和创作中发现,快递小哥的故事非常多、非常鲜活,和我们每个人的生活贴得非常近。”该广播剧制作人徐然介绍,这种“现在进行时”的故事,创作起来是很有难度的,但创作好了,也会引发听众的极大共鸣。
“在声音制作上,我们追求现实感、现场感,采录小组在西城区多个快递点进行了实景音效采录。”该广播剧编剧、中国传媒大学教授武瑶介绍,广播剧利用“混响卷积”等先进制播技术,真实还原实景声场环境,打造出“声临其境”的声音戏剧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西城小哥》广播剧还特别邀请了西城区快递员、“全国优秀农民工”荣誉称号获得者本色出演。他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和真实感受为角色注入了更多的生动感和真实感,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勤劳的小蜜蜂”精神。通过他的表演,听众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快递员这一群体的辛劳和付出。
“西城小哥”是西城区通过党建引领,进一步加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的建设,将服务关爱、凝聚引领贯穿始终的生动实践,逐渐发展成继“西城大妈”后的又一张“鲜亮名片”。其聚集了以刘阔、齐南南、李洋等党员小哥为代表的两千余名“西城小哥”持续活跃在平安建设、民生保障、未诉先办、为老服务的基层一线,并作为全国新就业群体代表登上了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和央视春晚等重大活动的舞台。
近年来,西城区全面推进“红墙先锋工程”和“双提升”工程,“西城小哥”队伍不断壮大,党组织在新兴领域的凝聚力、号召力、影响力也不断增强。
什刹海、西长安街、新街口、陶然亭、月坛等街道纷纷成立了新就业群体党支部,以党建引导诚信自律、规范有序经营,还建立了为小哥们服务的“暖心驿站”,保障小哥“冷可取暖、热可纳凉、渴能饮水、累可歇脚、伤可急救”,开展2023“西城小哥”服务月、2023“‘新’心向党展风采 争当西城好伙伴”“陶然杯”西城小哥运动会、2024“凝‘新’聚力 益企跃动”西城区两企三新“德胜杯”篮球邀请赛等活动,让“小哥”们工作在西城舒心、奔跑在路上放心,在“第二故乡”真正感受到家的温暖。
下一步,西城区将持续加强新兴领域党的建设工作,有效发挥党组织桥梁纽带作用,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服务活动,团结引领更多“西城小哥”参与基层治理,争当“红墙先锋骑手”,不断丰富新就业群体参与首都超大城市治理的平台和路径,增强新就业群体的社会认同感、职业获得感和城市归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