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花园城市” 东城2024年这么干

日期:2024-04-10 18:17    来源:东城区人民政府

分享:
字号:        

  完成改造绿地10万平方米、建设2处全龄友好公园、打造6条林荫路、建设5条城市画廊、实施11处桥体绿化、建设1个示范花园街区……2024年,东城区全面启动“花园城市”建设,将通过科学优化绿色空间布局,不断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品质,打通城市生态与人们生产生活的“最后一公里”,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成为现实。

  构建花样生活街区

  打造全新城市绿色生活体验

  2024年,东城区将开展包括林荫大道、城市画廊、桥体绿化、全龄友好公园改造、小微绿地等内容的“花园城市”建设,为市民提供全新城市绿色生活体验。

  全龄友好公园改造是东城区推动“花园城市”建设的重点。2024年,东城区将完成南馆公园、东便门—光明桥城市绿地共2处全龄友好公园改造,并配合市园林绿化局推进东单公园无界开放。

  此外,东城区将持续推进小微绿地和口袋公园建设,推动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消盲,实施铁路沿线绿化整治提升,打造“一路繁花、四季变幻、城铁融合、生态安全”的景观。

  针对林荫大道,东城区将重点完善和平里片区、长安街南部片区、二环鱼骨支路林荫路网建设,并对安外大街、和平里西街、北京站周边、工人体育场北路、交道口东大街—东直门外大街、正义路共6条道路实施林荫路改造提升。

  此外,东城区还将完成安定门桥、雍和宫桥、小街桥、东北城角联络线、东直门桥、东四十条桥、朝阳门桥、建国门桥、东便门桥、广渠门桥和景泰桥共11座立交桥立体绿化提升。同时,以安定门东大街(北二环)、前三门大街及东花市部分街区为重点,建设5条城市画廊,通过栽植月季形成“一路繁花”的景观效果。

  2024年,东城区将以东花市街道、景山街道为试点建设示范花园街区,通过打造花园、花路、花景等,构建花样幸福生活街区,打造全新城市绿色生活体验,努力实现“老百姓走出来就像在自己家花园一样”的期望。

  广泛发动社会参与

  共谋共治共享花园生活

  为了实现绿色生活行为的养成,2024年,东城区将在持续完善绿化建设“硬件”的同时,着力提升生态文化“软件”,创建首都花园式街道1个、首都花园式社区2个、首都花园式单位1个,广泛发动全社会共同参与、支持“花园城市”建设,共享花园生活。

  首都全民义务植树已经开展40年,2024年,东城区将丰富义务植树形式,拓展群众参与平台,广泛动员全民参与,并组织开展义务植树进社区活动。东城区将以“互联网+义务植树”基地和各区属公园、绿化专业队为阵地,开展绿化抚育等活动,新建青年湖等3个“互联网+义务植树”基地,力争实现义务植树常态化,接待服务全年化,全年举办实体尽责活动不少于300场次。

  在绿化美化宣传教育方面,东城区将创新开展“乐享自然 快乐成长”和“爱绿一起”生态科普体验系列活动,抓好园艺驿站运营管理,为广大群众提供高质量的园林园艺服务和产品。同时,组织各街道办事处和区属公园开展世界湿地日、世界野生动植物日等宣传活动,全年开展伤病、受困、体弱等野生动物救护工作。

  创新公园管理模式

  积极拓展公园消费新场景

  与绿色空间持续完善相对应,城市生态品质也将全面升级。2024年,东城区将打造公园消费新场景,努力建设环境优美、安全健康、精彩纷呈、文明共享的东城公园。

  围绕年度传统节日和公园文化活动开展,东城区将充分结合“一园一品”建设工作和公园自身文化定位,积极组织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及市集活动,并将龙文化、柳文化、梅花文化、荷文化、中轴文化、坛庙文化等作为重点贯穿其中,满足百姓多元绿色文化生活需求。

  此外,东城区还鼓励公园发挥主体作用,积极参与属地共建,持续提升市民文明游园工作水平。同时,盘活园林绿化优质资源,深入挖掘优势长处、亮点特点,加大对外推介力度,让绿色资源成为推动东城产业发展的新动力。

  2024年,东城区还将通过地上和地下生长环境改良、树体防腐、树洞修补、支撑加固、树体拉纤、有害生物防治、树冠整理、围栏保护以及宣传标牌设置等措施,完成170株濒危衰弱古树复壮保护工作。同时,优化野生动植物和湿地保护工作,持续加强杨柳飞絮治理,联合部门加大野生动物执法和保护宣传力度。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首都之窗”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

已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