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鱼不换水,种菜不施肥是的,您没有听错。平谷区大华山镇挂甲峪村利用现有农业设施,探索“渔菜共作”新模式,让一池碧水循环使用,构建出一派绿菜丰茂鱼儿肥的生机景象。
利用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和能量循环转化原理,将农业种植、养殖、农产品提质增效与农业减排、节水和污染防治结合,在生产优质、高效农产品的同时,减少污染排放、节约养殖用水、减少种植业投入品使用,保证“渔菜共作”项目产出的蔬菜100%纯绿色,让老百姓吃得健康,吃得放心。
节约能源 突出社会效益
养鱼不用换水,最大限度节约水资源,对比传统种养方式节水90%以上;蔬菜的立体化无土栽培模式和鱼类产品的高密度养殖方式,对比普通大棚节约土地70%以上。利用现场示范与技术培训等对农民和农技人员进行培训,带动全镇“渔菜共作”技术发展,实现农民增收,农业提质增效。
产品高质 突出经济效益
采取“高密度养鱼”的经营模式,养殖密度35公斤/立方米水,加快水循环提高养鱼池的氧气含量,提升鱼儿存活率。养鱼的水经过过滤,变成自带有机肥的“营养液”供给蔬菜,形成“鱼帮菜、菜帮鱼”互助共生的局面,实现绿色循环。蔬菜营养价值较高,年产量5000公斤,绿色养殖加州鲈鱼,鱼肉紧实鲜美,没有泥腥味,年产量8500公斤,赢得了广大消费者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