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天“走出”帮扶路线图,百余天建起“应急方舟”,帮助学校重塑容貌、帮居民修缮房屋……与房山区十渡镇、张坊镇确立“1对2”结对帮扶关系以来,朝阳区用“朝阳所能”对接“房山所需”,以“朝阳速度”帮助结对镇有序推进灾后恢复重建,让“朝阳温暖”播撒在涅槃重生的大美房山。
目前,朝阳区已率先实现与房山区结对地区灾损村结对全覆盖。总投资5644.45万元的44个帮扶项目有序高效推进,各领域支援力量达4000余人次,筹集资金及食品、棉衣棉被、房屋修缮材料等物资4770余万元。
3天“走出”结对帮扶路线图
为全力推动受灾地区重建美好家园,市委市政府决定对灾损最严重的18个山区乡镇建立“一对二”结对帮扶机制。按照相关部署,朝阳区与房山区十渡镇、张坊镇结对,并安排6名挂职干部、6名工作人员组成前方指挥部。
“结对帮扶”号角吹响,朝阳区各部门闻声而动。针对房山区十渡镇、张坊镇需求,连夜制定结对帮扶工作方案;综合协调、基建项目援助等10个工作组与张坊镇、十渡镇进行现场对接;朝阳区驻十渡镇前方指挥部正式进驻。
群山相伴,沿河而居。十渡镇是一个全山区镇,有21个村。如何快速掌握各村受灾情况,提供精准帮助,掌握十渡镇“全貌”成了朝阳区驻十渡镇前方指挥部的首要任务。
遭受洪灾的十渡镇,道路上堆满淤泥。“我们来的那天道路刚刚抢通不久,通讯、水、电还没有全部恢复。”朝阳区驻十渡镇前方指挥部负责人王国庆回忆,“为了尽快把帮扶资金、项目用到实处,我们决定用最快速度把所有村庄转一遍。”
十渡前方指挥部3名干部和4名工作人员马不停蹄,在十渡镇政府工作人员的帮助下,白天绕路、跨河走访查看,晚上梳理汇总需要紧急修复的公共服务设施。仅3天时间,便走出200多公里,走遍十渡镇21个村,快速“走出”结对帮扶路线图,形成了涵盖20个项目的十渡镇“结对帮扶项目清单”。
在近日召开的朝阳区与房山区街乡村结对帮扶工作推进会上,朝阳区36个街乡与十渡、张坊两镇的36个受损村建立“一对一”帮扶关系,实现了朝阳区街乡与房山区结对镇受损村结对帮扶的全覆盖。
44个帮扶项目高效推进
提高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是关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大事。为实现长远高质量发展,朝阳区和房山区提出建立十渡应急保障中心。
提出建设该项目的设想后,朝阳区挂职干部组织规划、设计,房山区干部加大协调力度,推动环保、发改、住建等部门审阅资料、办理手续。13天实现开工建设,一个多月完成主体结构封顶,110天完成五方质量验收并具备交付使用条件……朝阳、房山各相关部门共同发力,积极统筹协调,合力为工程建设提速,推动十渡应急保障中心顺利完工。
十渡应急保障中心是朝阳区与房山区开展结对帮扶援建工作的样板工程及标志性建筑,具有随时变换“身份”的功能。平时,将作为十渡社区服务中心使用,保障十渡镇为市民群众开展各项公共服务;应急时,作为十渡应急保障中心使用,进一步增强十渡镇应对灾害的能力和水平,提升救灾速度,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如今,在房山区十渡镇九渡村西侧山脚下,这座“应急方舟”已露出容颜。碧空之下,大山深处,崭新的奶黄色外立面在耀眼阳光下熠熠生辉。
朝阳区驻十渡镇前方指挥部相关负责人介绍,除了十渡应急保障中心项目,目前,其余援建项目也均在高效推进。为破解结对镇开学难题,朝阳区还以开展校园修复为基础,将十渡镇中心小学受损的教学楼修葺一新,为当地学生提供安全舒适的教学环境。由朝阳援建的十渡中心卫生院修缮项目,已于2023年10月30日完工,助力当地补足了公共服务设施短板。
4770余万元捐赠物资显真情
如果说项目是帮助房山区长远发展的硬件和基础,那结对帮扶便如涓涓细流,随时向房山区人民传递着润物无声的温情。
由于房屋受损,部分十渡镇人民的冬天显得格外寒冷。入冬后,来自朝阳区结对地区的300吨水泥和300桶涂料第一时间进入十渡镇。“这大冬天的,真是解了我们燃眉之急!”收到“真材实料”后,西庄村村民赵国东十分激动。
同时,朝阳区驻十渡镇前方指挥部还协调朝阳城发集团组织朝阳区企业,帮助300余户困难群众修缮房屋,帮助村民温暖过冬。
除了捐赠帮扶,朝阳驻十渡镇、张坊镇前方指挥部还从消费帮扶、就业帮扶等多方面开展结对帮扶工作。动员区内各单位采购十渡镇、张坊镇的蜂蜜、磨盘柿、冰柿、李子、菱枣等特色农产品,帮助他们扩大销售渠道;协调施工单位在十渡镇项目施工过程中以工代赈,使用当地劳动力1779人次、工程车302台班,缓解了群众就业需求……
一个个帮扶项目落地,一件件暖心事发生,一封封感谢信寄到朝阳区爱心企业手中、一面面锦旗挂在朝阳区前方指挥部屋内。“朝阳温度”暖了房山人民,也让朝阳与房山两地“心”靠得更近、“情”变得更浓。
新的一年,朝阳区将与房山区十渡镇、张坊镇一同,锚定“一年基本恢复,三年全面提升,长远高质量发展”总目标,全力以赴抓好灾后重建工作,高质量推进受灾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五个振兴,努力把受灾地区打造成为安全发展样板、高质量发展样板、宜居生活样板,助力房山区涅槃重生,携手共建美好家园。